在我國,電子政務已經普及到了縣一級政府。但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當前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就總體而言依然處于初級階段,多數用戶認為當前電子政務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應用項目發展滯后”,電子政務的應用實效有待進一步提高。
3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在北京公布了《中國電子政務實施及應用調查報告》。這次調查是去年8月至年底進行的,采用問卷式,共收回有效答卷502份。調查的受訪者主要是國家行政學院的學員,分別來自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
此次調查與以前的電子政務調查的最大區別在于,以前的調查都是就電子政務的情況對政府部門進行調查,不論調查結果好壞,都是電子政務建設者的意見,屬于“自己說自己”,而這次調查則是對用戶進行了解,傾聽使用者的心聲。
調查結果令社科院的研究人員“吃驚不小”。盡管各級政府對電子政務的建設都花了力氣,并且許多單位自認為“滿足了社會的需要”,但從用戶方的調查卻顯示了相反的信息。在“已建成的電子政務應用項目與用戶實際需求二者關系”方面,不同地區的受訪者都不約而同地將“應用項目發展滯后,滿足不了企業和個人用戶的需要”作為首選項,有意思的是西部地區的受訪者對此的反響比東部和中部的更大。也就是說,盡管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計算機和網絡普及率遠遠低于東、中部,但被調查者中有更高比例的西部人認為電子政務“滿足不了企業和個人用戶的需要”。
聯合國組織把電子政務的水平劃分為五個等級:由低到高的順序是,起步、信息單向發布、雙向互動、在線交易、一站式服務。本次調查中有78%的受訪者選擇我國的電子政務處于前兩個等級。在另一問題的調查中,有90%以上的受訪者認為我國電子政務目前還處在“技術應用”(即應用信息網絡技術,但尚未引起政務管理的變化)和“管理信息化”(即技術應用帶來管理信息化,但尚未引起政務流程重組)兩個階段。據此,調查報告認為,“當前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總體上處于初級階段”。
從調查數據來看,受訪者認為電子政務近期可以達到的最主要的實際效果為“提高工作效率”(51.39%)和“增加透明程度”(20.52%),這兩個選項遠遠高于其他選項。調查報告認為,這顯示出除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政務公開之外,電子政務在諸如節約成本、促進政務改革、廉政建設、轉變作風和民主化等方面,近期能達到的效果依然有限。
在電子政務與行政改革的關系方面,大多數受訪者認為,最需要解決的排在前兩位的問題是:“條條塊塊協調不力”(64.54%)和“政務改革方案不夠清晰”(62.75%)。如果結合關于“電子政務的目標是高還是低”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更多的受訪者認為,當前電子政務的目標偏低,不足以起到促進行政改革的作用。
關于電子政務的實施,來自不同地區的受訪者一致認為,當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統一思想,消除政府內部阻力”。
調查報告最后提出的觀點很值得各級電子政務的建設者重視:電子政務只有真正做到“以用戶為中心,以應用為導向”才能提高實效。(記者 李大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