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魯商》:加工方面,現在新郎希努爾集團的日產量達到了一萬套西裝,并建立起800多家新郎希努爾品牌超市,這樣也占據了終端市場。在營銷體系方面,新郎希努爾還有哪些構想?
王桂波:隨著新郎希努爾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再加上一個很好的售后服務體系, 我們會全面強化國內市場,突出品牌優勢。
《新魯商》:據我所知,此前新郎希努爾的戰略重地在國內的中小城市,今后新郎希努爾將會以大中城市作為主攻方向,新郎希努爾對這些城市消費者的穿著習慣是否有所掌握?
王桂波:這個問題非常關鍵。我說的國際化和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回事。即使你到國外發展,你的文化和他的文化也不是對等的,進大城市也是這個道理。你生產的東西必須要得到他的認可,認可之后,你的產品即使稍微不稱他心,他也會接受,但你必須改進。讓這個城市接受新郎希努爾,這就是下一步我們進入大城市必須研究的課題。
任何一個品牌,都不是一夜之間做起來的,一夜之間做起來的,都不長久。國外很多著名品牌,都是幾十年、上百年甚至幾百年,才最終形成了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如果三十年、五十年之后新郎這個牌子還存在,那一定是個大牌子。
新郎希努爾每天都在創新
《新魯商》:國內一些西服廠家曾出現過這樣一個問題,他的銷量越來越高,但是他的庫存也越來越多,對于銷量和庫存的問題,你如何掌握一個合適的比例?在迅速占領市場的過程中,新郎希努爾如何解決庫存的問題?
王桂波:庫存是一個永遠的問題,庫存加大還是降低,必須看他的產銷率。而且你多開一家店,你的庫存就會加大一部分,這個店鋪滿500套,你的庫存就要相應加大500套。但我認為關鍵不在于此,關鍵是你每天產的這一萬套,是賣了5000套還是8000套,我們每天分析的就是這個產銷比例是否對等的問題。如果今年庫存20萬套,明年30萬,后年成了50萬,這就很可怕了。我們每天的產量和市場的銷量必須是吻合的,我們的生產部門每天都在隨時調整產量。一件新產品,我們一開始也不是大范圍鋪開,而是試銷,比如先產500套,在十家店里每家放50套試銷,如果銷售情況比較好,再加大產量。
《新魯商》:企業發展中的兩大問題,一個是管理,一個是創新,您怎么來解決這兩個問題?
王桂波:每天我們都會碰到新問題,這也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東西,必須要具體研究。管理其實是由很多小事組成的,你這個工廠不行了,絕對不是一夜不行的,實際上是很多小事組成的,今天不管,明天不管,到最后就壞事了。所以新郎希努爾集團的所有部門,都是一把手負責制,在你這個部門發生的問題,部門負責人必須得把這個事情解決好。
創新,是企業的靈魂,新郎希努爾每天都在創新,只有不斷創新企業才能永保活力,我曾經講過,企業只有創業,沒有守業,我們一直在創造中不斷壯大。
“仁義商人”,就是盡自己的能力做好
《新魯商》:有人說您是“仁義商人”,您怎么看待這個稱呼?
王桂波:這是別人給我起的名字,我自己覺得做得不行,很慚愧。仁義,就是這錢要賺得合理、長久,要把賺來的錢合理分配,每個人都應得到他應該得到的,而不應該得到的,哪怕多得一分也不行。在新郎希努爾集團里,絕大多數是不貪、不沾、不搞歪門邪道的,但如果做了損害公司利益的事情,我們也決不手軟。對“仁義”這兩個字,我的理解是實實在在地經商,不能做壞事,要做好事,也不可能百分之百都做好,只能盡自己的能力做好。無論是誰,來到這個企業,我們能夠相識、一起共事,就是一種緣分,在生活上可以像弟兄,在工作上不能像弟兄,還是首先要把工作做好。
《新魯商》:這么多年,您經歷過很多困難,哪些困難讓您記憶深刻?
王桂波:我們是從幾萬元起家的,發展到現在,大困難沒有,小困難每天都有,我們邁的步子跟企業的發展是相吻合的。很多企業遇到大困難,就是因為不切合實際,有的是產品定位問題,產了賣不掉,有的是步子邁得太快,資金跟不上,資金鏈一斷,企業馬上就面臨崩潰。第三個困難就是人才流失,如果凝聚力不夠,一夜之間,你的副總出去幾個,在外面拉山頭跟你對著干。這都是大困難,但這些大困難在新郎希努爾不存在,一開始我們資金短缺,我們想了很多辦法,也過來了。
《新魯商》:在服裝這個主業之外,新郎希努爾又在投資做家居城,這是不是新郎希努爾集團多元化發展的一部分?而對于企業的多元化發展,一直存在不同的聲音,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王桂波:我們這個家居城絕對不是多元化的問題,實際上已經搞了8年了,很早就有,只是沒有服裝的規模這么大,并不是新郎希努爾現在服裝做得差不多了,又轉而去做家居了,不是這樣。
這個家居城在建的面積是18萬平方米,一期投資3個億,如果我們不經過長時間的論證,是不會上的。我始終認為,我們能做好服裝,就一定能做好家居,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無非就是人才、市場、產品、價格的問題,還是要產最好的東西。
《新魯商》:您是否能對新郎希努爾的前景做一下描繪?
王桂波:新郎希努爾雖然現在小有名氣,但與其他兄弟企業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至于前景,我只能說,我們一直要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