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妻制度是人類買賣婚姻的一種,它和娼妓制度一樣,都是正式婚姻制度的一種補充。它的歷史可謂“淵遠流長”,早在漢代就有記載。《漢書?主父偃傳》記載:“男子疾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績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養。”由于戰爭頻繁,大量民眾無法自活,《漢書?賈捐之傳》記載:“嫁妻賣子,法不能禁,義不能止。”賣妻是以妻子作為商品進行買賣,盡管還不是完整意義上的典妻婚,但它為后來的典妻現象作了準備。
典妻現象的存在,如同中國婚姻制度的一個毒疾,讓那些封建士人無法回避,又羞于啟齒。到了清代,中國的典妻現象達到了“全盛”,這個詞也就不斷地出現在士人的著作、史家的記載里。
典妻現象遍及全國各地,名稱各不相同,“浙江寧、紹、臺各屬,常有典妻之風”。在北方,典妻現象曾在遼寧、甘肅一些地方傳播,遼寧稱為“搭伙”,甘肅叫做“僦妻”。范圍很廣,形式多樣。
清代典妻現象大量發生的時代背景
第一,清軍入關前后,大量搶奪他人婦女,因此民間買賣妻女之風興盛。清初康、雍、乾三朝號稱“太平盛世”,然而汪景棋在其所著的《西征隨筆》中以陜西為例寫到:“然督撫藩臬,皆滿洲人為之。此輩不諳吏制,貪暴成性。三十年來,有司民以奉仁官。取之閭左者,十倍正供,桁楊桎梏,至賣兒貼婦以償。”
第二,生活極度貧困。根據毛澤東《興國調查》中所述,我們從中不難推想清代的情形。“在興國,地主和富農不僅有妻,還有若干妾,中農的百分之十,貧農和手工業者百分之三十,游民的百分之九十,雇農的百分之九十九,連妻子都沒有。”生活的貧困使典妻現象大量存在。
第三,出于隨俗、從眾的心理。據《琢縣志》記述,當地民俗“尚有一種賣妻之惡風。男子家貧,嫁賣妻子以自活,女家概不干涉。且賣至某姓,女家與某姓依然以親戚相往來。其不講禮教之過,有如此者”。
第四,夫權思想的影響很深,婦女地位十分低下。封建婚姻是建立在女性對男性的人身依附關系基礎上,女子一旦結婚,就成為男性家族的私屬物;婦女沒有政治地位,只能依附于丈夫,夫榮妻榮,夫損妻損;婦女沒有經濟權力,必須依靠男子生存,受其支配。妻子的作用在于“上承先祖,下繼萬世”,如果男人不能自活,典妻也就順理成章了。
第五,清代社會通奸現象的大量存在,引起了眾多的休妻事件。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婚姻奸情類”檔案數統計,乾隆年間,各省區每年上報朝廷批決的婚姻類命案要案平均在800件左右。這800件中,因通奸引發的約為250-530件。
第六,傳宗接代的觀念,是典妻婚的思想根源。典妻婚從表面看,好像與封建的貞節觀自相矛盾,實際上正是這種封建婦德所造成的惡果。因為封建的貞節觀片面要求婦女對丈夫忠貞,以保持血統的純正。當“斷子絕孫”的威脅直接關系到家族的興衰存亡時,貞潔觀只能服從“傳宗接代”,正所謂“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
第七,社會保障體制的缺失。在封建社會,農民生活極其貧困,因此很多地區的宗族組織在制定族規時都寫有要求族人相互幫助的條文,如有些家譜中規定:“夫亡獨可哀而節義至重,如有寡婦孤兒最宜存恤使幼有所依而節得以全。”但這種保障是有條件的,“其有媒孽奪志或謀其財產而故離其母子者眾共擊之甚假公以正其罪也”。
這種互助不僅條件嚴格,而且在執行中效果也大打折扣,更不用說如東北地區這樣的移民目的地了,人口流動使宗族組織不復存在或十分薄弱。到了清代末期隨著經濟的轉型和外國資本的進入,農村經濟的崩潰,對困難群體的保障就顯得更加杯水車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