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資料圖:鐵凝。
莫言獲得“諾獎”的750萬元人民幣高額獎金后,意外引發了一場有關作家收入的口水戰。昨日,中國作協主席鐵凝2006年有關“作家供養制度目前不會取消”的言論,再度被人翻出,在微博上遭到炮轟。
2006年,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在接受采訪中表示:“我想在當下的中國,作家供養制度恐怕一時是不能取消的。國家可以拿出一定錢來供養一部分優秀作家的。我們這樣一個大國如果養不起幾個作家,可能就是一種悲哀……”當時,這一言論曾引發了“作家是否應該由納稅人供養”的爭論。
而日前,莫言所獲得的“諾獎”高額獎金,以及接下來可以預見的高額版稅收入,再度引發了部分人關于作家收入的討論——像莫言這樣有著高收入的作家,為什么還要被納稅人供養?
微博紅人“染香”昨日在引用了鐵凝的言論后評論:“供養作家是國家的悲哀,這些被供養的作家對社會毫無價值,若優秀,何須供養?”
國內著名出版公司鳳凰聯動老總張小波則公開宣稱:“接受作協供養、無其他正當性工作、從作協獲取不正當利益的作家,都是無恥下流之徒。恕我得罪你們了。”
作家陳嵐拿自己的經歷當實例揭露:“當年有友勸說我去爭取作協簽約作家的名額,說每年能有兩三萬的固定津貼,很多人擠破頭在爭。彼時雖極窘迫,聽到最末一句,覺得實在是斯文掃地,亦不忍與其他寒窘書生爭利,我哪怕去寫槍稿或知音體呢……斷然拒絕了。”
“百家講壇”主講者鮑鵬山教授諷刺道:“一些‘專業作家’,每年拿出多少個字的‘作品’,即可在作協領工資,不用上班,可以待在任何一個地方瀟灑。我算了一下,他們的規定字數,我能業余完成。可是,我還得在學校教書哪!遲到一次,曠課一次,不得了的處分呢!我對‘專業作家’那個羨慕啊!”
有趣的是,雖然有人站出來炮轟,但昨日“被供養”的專業作家們卻并未有回應。反倒是最近備受關注的一位“老外”——莫言作品的瑞典翻譯陳安娜挺身而出:“在瑞典,讀者每次在公共圖書館借一本書,國家要給瑞典的作家一定回扣,一次幾毛錢。這種回扣中有一部分直接給作者或譯者,有一部分留給作家基金會,作為給一些作家和翻譯的寫作補貼。賺大錢的作家這樣幫助窮作家。算是一種團結互助的方式。”
(歐陽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