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
魏鵬舉:推進稅收政策的公平公正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認為,合理的稅收政策是推動我國文化產業從政府投資主導向社會投資轉變的基礎性制度措施。之前我國的文化產業需要通過轉企改制來培育新主體,通過大量的財稅政策激勵文化產業市場主體的出現,但下一步應該從政府投資主導轉向社會投資為主。他不主張財政直接補貼企業和項目,而是要補貼該產業和資本的流通,也就是通過財政的方式讓更多的社會資本愿意投資文化產業。
另外,我國企業的總體稅負高。就文化產業稅負而言,我國的藝術品交易稅目前是世界最高的。“營改增”試點就是要降低企業的稅負,避免重復征稅。從“營改增”的試點效果來看,總體上文化產業是受惠的。但魏鵬舉在一項調研中發現,“營改增”讓文化產業的非源頭企業受益,也就是說文化產品的制造環節是受惠的,但源頭型企業比如內容生產企業的稅負不降反升。“營改增”試點還存在抵扣鏈斷裂的問題。比如某家文化企業在試點范圍內,但其上下游合作企業沒有被納入試點,這些企業的稅務抵扣會很困難,也就不愿意與該企業進行業務往來。
“目前,財稅政策對文化產業的扶持還存在著制度性的不公平。比如轉企改制的企業享受的稅收扶持力度較大,而對于民營企業或者已經改制完成的企業,有些稅收政策享受不到,應該消除政策的不公平。”魏鵬舉表示。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
陳少峰:應形成對內容產業的有效支持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認為,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實質上的文化產業財稅政策,只是一些具有政策導向性的文件,給人的感覺是文化產業已經得到很多優惠,其實,很多政策與措施還需要落地,這樣才能對文化產業起到促進作用。陳少峰指出,第一,應該參照改革開放后對軟件業的扶持政策,以同樣的政策來扶持內容產業。“我把文化產業分為四個部分:平臺、內容、中介服務和制造業。從現實情況來看,現在賺錢的是制造業和平臺企業。有些平臺企業得到國家的支持,比如新華書店享受的稅收優惠。文化強國最主要的是做強內容產業,但現在財稅政策還沒有形成對任何內容產業的有效支持。”
“財稅政策應該有普惠性。”陳少峰說。他認為現在的政策有些隨機性,只有一些大企業或者品牌知名度高的企業才能獲得財政資金的扶持。如某類財政扶持基金,很多中小企業只能得到很少的扶持資金,而大企業就能得到7億元。“任何一個政策的出臺,目標應非常明確和清晰,所以政策普惠性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中國文化報 文化財富周刊 供稿 記者 毛俊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