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市場上的節能產品種類繁多,推廣力度很大,但診斷檢測機構缺乏。有關專家指出,節能市場“缺醫不少藥”,要使節能工作真正落在實處,關鍵是要有更多的專業的“節能醫生”,對癥下藥地開出節能良方,才能產生應有的經濟效益。
節能不只是產品的更換,節能計劃不能“小打小鬧”
對于企業來說,節能改造是一筆不小的投入,企業節能重在實效,不僅降耗還能省錢。然而,由于目前節能服務市場混亂,企業盡管有需求,但選擇誰來為他們服務卻成為十分頭痛的問題。
一個考慮周全的節能實施計劃方案,可以為企業帶來不小的效益。通過上海節能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的一系列改裝,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2臺耗電79.5千瓦的空調泵被改造成僅耗電43.7千瓦、節約電功率45%的機器。從去年9月開始計算,節約能量42414.6千瓦時。
上海第七人民醫院后勤保障服務公司負責人周芳敏告訴記者,最初,我們的節能計劃是“小打小鬧”,只是針對一些節能產品的更換,以及依靠自行研制的“土方法”進行節能,效果始終不理想。如今,經過有步驟的改造,水、電、氣、油等方面的節能節支效果明顯。
專業節能檢測評估機構太少, 讓節能舉步維艱
在上海市節能服務中心主任葉文彪看來,上海能夠提供專業節能診斷的服務機構目前只有寥寥幾家。
葉文彪認為,專業節能公司應提供綜合性的系統解決方案,對企業要做診斷評估,拿出具體節能改造方案和經濟性分析,保證節能效益。這樣的節能公司應該具備3個能力:技術能力、融資能力和管理能力;還必須具有兩個標準:公司開展的業務50%從事于節能方面的服務;所做節能項目的結果效益大于投資。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上海推行的“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種基于市場化運作、由專業節能公司承擔主要風險的節能新機制。由專業節能公司掏腰包,為企業的節能設備更新換代,讓企業每年可節省大量費用。
但是,“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諸多障礙。例如誠信難保障,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實施期短則一年,長則三五年,期間企業生產狀況有不確定性,風險較其他行業大。節能服務公司如果遇到不誠信的客戶,巨額投資就可能血本無歸。
培育規范的專業公司,建立節能長效機制
上海交通大學熱能工程研究所羅永浩教授指出,當前我國節能市場混亂且不規范,原因是缺乏一批具有專業水準和權威的評估檢測機構。他介紹,日本規定,每100人中必須有一位節能工程師;在美國,由能源部投資,選擇全國26所高校幫助企業免費進行檢測。每隔5年,政府要對這些高校檢測組進行評估,高校服務的企業有2/3將被抽檢進行查詢,詢問對服務是否滿意。如果不滿意,將更換其他高校為他們提供服務。這就意味著,為企業免費檢測的機會還需要競爭,由此使得節能檢測工作落到了實處。
羅永浩教授認為,目前采用的節能手段大多是行政命令,節能就是為了達到領導的要求和完成任務,還沒有脫離計劃經濟時代的思路。政府要針對建立長效機制設立相關管理機構,包括技術研究機構、評估檢測機構、規范服務公司。政府在規范市場方面應該做一個“引路人”,使金融、稅務、財政等各部門統籌協調,制定相關法規政策,給節能降耗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王 蔚 胡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