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2020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達4000萬千瓦 民資外資可參股核電建設 -歐盟REACH法規明實施 影響我3萬多企業 中國建重點實驗室應對 -央行嚴控外商投資內地房市 把好信貸關 中國房地產還能熱多久 -社會對職業教育比較歧視 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合法就業權利 -中國擴大兒童免疫范圍 增25億購疫苗 衛生事業十一五規劃綱要 -A股均價與歷史高點相差1成 內地資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營油企欲打包賣外資 三分格局或變兩強相爭 商務部促油企整改 -中國存在糧價上漲引發通貨膨脹風險 商務部三措施穩定肉蛋價格 -國務院決定今年試點向國企提取分紅 -07中國大學滿意度排行榜出爐:清華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數破千萬
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談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之路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11 月 17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中國能源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杜祥琬

同志們,大家好!

感謝中直工委和科協舉辦報告會,讓我有機會與大家一起討論我們國家的能源問題。在今天討論這個話題,要做到輕松愉快很不容易,因為這個話題確有幾分沉重。我想到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有這樣一句話:全黨同志要增強憂患意識,清醒認識到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風險。溫家寶同志講到國家中長期規劃時提到幾個瓶頸問題,能源位居首位。我想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對國家的發展充滿信心,但是充分認識到困難和風險與充滿信心并不矛盾,不僅不矛盾,而且完全一致。只有對我們國家發展的瓶頸問題有了非常清醒的認識,并且有了切實有效的措施,才有可能做到居安思危,大家萬眾一心,為國家發展扎實努力。能源問題每年都有新的情況,在這里,我也是與大家交流學習心得,講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指正。

一、對發展模式的再認識

20多年來,我們經歷了快速的經濟增長,成就舉世矚目。現在有幾個世界經濟大國的會議。什么叫世界經濟大國呢?這有個標準,就是要有三個數字占到世界的5%以上。第一個數字是國家的GDP要占到世界經濟生產總值的5%以上;第二個數字是外貿,一個國家的外貿總額要占到世界外貿總額的5%以上;第三個數字是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要占到世界外匯儲備總量的5%以上。我們國家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0%,這三個數字就算達到5%也不算先進。我們現在屬于什么情況呢?距離這三個5%并不很遠。到2005年,我們國家的GDP已經占到全世界的4.8%,僅次于美國、日本、德國,居第四位,到2010年將超過德國變成第三位,2020年會提到第二位。在外貿方面,2005年我國已占世界的6.5%,超過5%,是世界第三,2010年將變成世界第二。現在我國的外匯儲備是9411億,已經是世界第一。

只看這幾個數字,我們國家的情況似乎不錯,但需要冷靜的分析。我們這20多年來經濟的成就一定程度上靠的是基本生產要素的大量投入,靠消耗大量的自然資源,靠付出沉重的環境代價,另外是靠著人為投資拉動,還有就是靠大量引進國外技術和使用國內大量廉價勞動力。前20年,這些要素對于我們的經濟增長起了很大作用,是一種典型的粗放型發展模式。

美國經濟學家波特寫了一本書,說這種經濟增長模式是“要素導向型”,即靠幾個要素導致了一個階段經濟的快速增長。這種經濟的本質特征就注定了它是不可持續的,是低門檻的經濟,增收不增利。有人說中國出口8億件襯衣才能買一架飛機。這樣的增長模式,一旦資源出現制約,經濟可能就會遭受到重創。現在我們國家每日耗水量、污水排放量都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世界第二。大家總的來說錢多了,但是污染又導致人民生活品質、健康狀況的下降,這種情況要給予足夠重視。

除了“要素導向型”的模式外,還有一種增長模式,就是“創新導向型”。“創新導向型”的特征是什么呢?我概括的不一定完全。第一是主流產業和企業要有創新能力,產品附加值要高,專利要多。第二是產業鏈脫離了粗放形態,走向了集約化、專業化,競爭能力強。第三是現代化的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再有就是具有更完善的基礎設施、高水平的研究機構和教育體系,并與企業密切聯系、互動互強。可以看出,這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在世界上,已經有從“要素導向型”的模式轉變為“創新導向型”模式的成功例子。比如芬蘭、韓國。芬蘭國家小,520萬人,現在它的競爭力進入了世界前列,原因是抓住了微電子發展的機遇。我們的鄰國韓國人均GDP在1962年只有82美元,還不如我們現在的1/10,但是現在已達到人均1萬美元。其成功的秘訣就是對研究、開發的投入很大,它的研發投入占經濟總投入的2.96%。當然也有不成功的例子,比如阿根廷。阿根廷人均GDP曾經達到美國的2/3,但就是特別依賴外資,依賴美國的資本,依照這樣的方式走下去,必然導致大量債務和通貨膨脹。

現在,我們國家正在力求從“要素導向型”的模式轉變為“創新導向型”模式。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和諧社會和創新型國家,這一系列思想全面、深刻地闡明了關于發展問題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兼有理論性和實踐性。這些思想標志著我們對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的新的覺醒。那么如何科學發展呢?如何從“要素導向型”轉變為“創新導向型”呢?我想,我們國家實現這種轉變的途徑就是自主創新、重點跨越。

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就是能源,可以說能源是我國可持續發展需要解決的首要瓶頸問題。下面就討論這個問題。

二、中國能源的供需現狀、發展預測和存在的問題

1978年至2000年,我國靠能源翻一番支撐國民經濟翻了兩番,這是巨大的成就。我們國家的能源消費不斷增長,從1992年開始,消費量已經超過了我們自己的生產量。就是說,在1992年以前,我們的生產多于消費,但是到了20世紀末21世紀初,消費逐漸多于生產,我國成了能源不能完全自給的國家。目前能源自給率大約93%,有7%的對外依存度,這7%主要是石油。1985年石油凈出口3540萬噸,1993年開始轉為凈進口,2005年凈進口達到1.4億噸,這占了我們石油總需求的40%以上。

到2020年,GDP要比2000年翻兩番,但絕不能靠能源也翻兩番來支撐這個發展,況且中國的能源也翻不了兩番,不論是自己生產還是進口,都不行,此外還有環境污染問題。所以,必須降低能源消耗增長的速度。前20年我們以能源翻一番支撐了國民經濟翻兩番,我們在未來實現經濟翻兩番,仍然要盡可能把能源消耗控制在翻一番多一點。2000年全國能源消耗13.6億噸標準煤。據專家估計,在采取各種措施以后,我們可望到2020年經濟翻兩番時,只用29億噸到33億噸來支撐。

根據這樣的預測,我歸納一下,中國能源存在三大問題:

第一,人均能源資源少,供需有差距,這個矛盾會越來越尖銳。我們國家能源探明可采存儲量和世界排名是這樣的:煤,1145億噸,占世界的11%,排名第3位;石油,33億噸,經過這幾年開采已經沒有33億噸了,只有25億噸,占世界的2.3%,排名第11位;天然氣3.5萬億立方米,占世界的2.5%,排名第20位。但是,中國人口眾多,能源礦產人均儲量低:煤,世界人均160噸,中國人均90噸,占世界人均的56%;石油,世界人均23噸,我們只有2.5噸,占世界人均的11%;天然氣就更低了,世界人均天然氣23200立方米,我們只有1080立方米,占世界人均的4.6%。

中國是世界能源大國,一次能源的生產和消費都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消費水平并不高。以標準煤為例,中國2000年消費12.14億噸,居世界第二位(第一是美國,為31.24億噸),但是我們人均才消費0.96噸,比美國(11.08)、日本(5.8)、俄羅斯(5.32)都低。但問題是,我們能不能像美國那樣消費能源呢?我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我們真的達到美國的人均能源消費水平,那是什么概念呢?全中國13億人,就等于人均能源消費再高10倍,全世界的能源都給中國也不夠用。所以這個路是死的,中國不能照搬美國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走美國道路走不通,全盤西化、什么都學美國不行。

第二,能耗強度高、效率低,浪費大。近20年,我們國家在不斷提高能源利用率,2004年與1990年相比,全國每萬元GDP能耗下降45%,應該說成績很大。但是由于迅速工業化階段的產業結構和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以及技術落后和管理不善等原因,中國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國GDP占世界GDP的4.8%,可我們對煤和石油的消耗卻分別占全世界的31%和7.5%,單位GDP能耗仍然偏高。比如住房,現有的400億平方米建筑中,99%屬于高能耗建筑,新建筑也仍然有95%屬于高能耗建筑,單位建筑面積的能耗為發達國家的2到3倍,每年多消耗幾億噸標準煤。我國的發電、冶金、建材、化工、交通等產業消耗全部一次能源的80%左右,這幾個行業是能源消耗的老虎,單位產品能耗平均高于國際先進水平的20%到30%。2000年能源系統總效率為10%,約為發達國家的1/2。資源開采回收率只有32%(比如我們開采煤礦,有專家說,我們是開一個煤礦丟兩個煤礦,把最好開采的煤挖出來了,其他的都扔了),能源使用效率只有33.4%。這兩個數據分別比國際水平低10%左右。“十五”期間大家都已經很注意這件事了,但還是沒有控制住,GDP增長與能源消費增長之比仍然高達1∶1。這樣下去GDP要翻兩番,能源消耗也要翻兩番,長此以往無法承受。這個問題的嚴重性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第三,結構不良,污染嚴重。中國能源的結構長期以來是以煤為主,煤炭過去在全部能耗中幾乎占到100%,后來慢慢下降,現在占到68.8%;石油在能耗中的比重慢慢增加,從1952年的1.3%到了今天的20%。天然氣也在增加。水電和核電是我們的發展方向,但現在合起來也只占到6.8%。這跟世界能源結構大不一樣。世界能源結構是石油第一,煤占的比例相對小一些。我們這種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導致了大量污染物的排放,現在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為世界第二和第一。

三、解決中國能源問題的基本戰略

總的看,有四大戰略:第一是大力節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需求總量;第二是多元發展,改善能源結構;第三是加強國內資源勘探,適當利用境外資源;第四是大力推進煤的潔凈化技術,減少污染。

第一,大力節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需求總量。在能源形勢非常嚴重的情況下,構筑節能產業體系是根本。現在,我們國家明確提出了降低單位GDP能耗的總體目標,這個目標就是:2020年降50%,2010年降20%,2006年要求降4%。但是今年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與去年同期相比不降反升,上升了0.8%,能耗增速與GDP增速接近1 ∶ 1。這種狀況不能再繼續下去了!那么,如何節能呢?我認為就是要靠產業結構節能,立法管理節能和技術節能。就結構問題來看,先說我們的投資結構。二、三產業,也就是工業、服務業,在“十五”期間的投資增速分別是35%和28%。二產中,煤炭、油氣、鐵路、有色采礦等投資增速達到38%到87%。本來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就偏高,而我們的投資還是向第二產業投入過多。再看產業結構。我們國家目前處于加速工業化階段,2003年能耗高的第二產業在GDP中的比重高達53%,而能耗低的第三產業僅占32%,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要使第三產業的比重達到50%左右。第二產業在GDP中的比重高意味著,我們節能的潛力還是很大的。如何挖潛呢?就是要在技術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節能措施,就是要實施十大節能工程:一是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工程;二是區域熱電聯產工程;三是余熱、余壓(余能)利用工程;四是節約和替代石油工程;五是電機系統節能工程;六是能量系統優化(系統節能)工程;七是建筑節能工程;八是綠色照明工程;九是政府機構節能工程;十是節能監測和服務體系建設工程。我們要通過這十大工程逐步實現“十一五”節能總目標:單位GDP能耗降低20%,節約2.4億噸標準煤。

第二,多元發展,改善能源結構。中國要把節約能源放在第一位,除此之外,還應改善能源結構。如何改善呢?就一次能源來說,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煤炭在總能源中的比重要降低到60%或者還要少一點,而石油要保持在20%,天然氣保持在8%—9%的樣子,水電占到7%—8%,核電占到2.4%—2.8%,水電外的可再生能源超過1%。首先,要提高天然氣和水電在能源構成中的比重。中國天然氣資源豐富,已經探明的儲量僅為資源量的6.5%;我國水電資源蘊藏量6.76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可開發容量3.78億千瓦,占全世界16.7%,但開發利用率不到25%。水電的發展有相當潛力,但是要處理好環境問題,特別是移民問題。其次,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中國可再生能源資源非常豐富,水電也屬于可再生能源,另外還有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海洋能、潮汐能等。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國際趨勢,世界各國都在為“后石油時代”及早做準備。瑞典早就在為“無油世界”做準備,確立了農林業是能源生產者的“能源農業”概念;巴西提出今年年底以前完全擺脫石油進口;美國政府和企業各投資50%大力發展農林生物液體燃料,計劃到2050年要替代25%的中東進口油。我們國家也要早一點抓這件事情。最后,要大力發展核能。我們國家核電發展已經由“適度發展”進入“加快推進核電發展”的階段。去年總的投資達到260億,建造了兩座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自主建設比例達到70%,核電發電量523億千瓦時。再說長遠一點,除了建核裂變電站,將來還要建熱核聚變電站。現在,美國、歐洲、俄羅斯、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要一起建一個熱核聚變實驗堆,本世紀后半期將有望投產,開始為人類的能源發展做貢獻。核電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第三,加強國內資源勘探,并適當利用國外資源。目前,我們國家資源勘探水平低,石油探明儲量33億噸,現在實際還剩余25億噸。但是,專家們根據成油地質學原理推測,中國石油的蘊藏量應在150億噸、甚至200億噸以上,也就是說還有一大半以上沒有被探明。我們國家沉積盆地面積比美國大,預計石油蘊藏量比美國要大,而中國石油探井數只是美國的8%,探明儲量僅為美國的23%。我們國家的其他資源,如煤炭、天然氣等,探明儲量都占實際蘊藏量的很小比例,所以要加強勘探。當然,我們在積極開發和利用國內資源的同時,還必須適當利用國外資源,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

第四,大力推進煤的潔凈化技術,減少污染。前面我已經談到,到2010、2020年,我們的煤炭消耗在全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要下降,但是絕對量并不會下降,總的消耗量還是很大。因此必須推進煤的潔凈化技術,減少污染。要加強超臨界發電技術和燃煤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的研究;發展煤氣化技術、分離和凈化技術,開展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示范工程;開發以發電、液體燃料合成為主要目標的多聯產技術,并進一步研究氣化—發電—制氫—液體燃料和化學品合成等過程的合理結合。

最后簡單說一下中國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前景。

四、中國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前景

通過實施以上四大戰略特別是有效的節能措施,中國能源是完全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就電力結構而言,粗略地估算,到2050年,煤電所占比例將降至50%以下,而其他電力,包括水電、核電、天然氣電、新能源發電,將占到50%以上。而在交通能源結構中,替代油、電動力會占相當比重。

看來,中國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是有路可走的,但走好這條路并不容易,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這個過程中,應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實現以下4個方面的轉變:(1)從“高資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經濟效益”的“兩高一低”發展模式,轉變為“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小、經濟效益高”的“兩低一高”模式;(2)從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追求經濟增長的粗放型經濟,轉變為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協同增效的“綠色經濟”;(3)從對資源掠奪式開發、對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的“生態侵略型經濟”,向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和諧型經濟”轉變;(4)通過進行大規模的生態建設,修復受損的生態環境,從“生態赤字”向“生態盈余”轉變。同時,中國應有不同于西方國家的、非傳統的現代化發展模式,這就要求我們形成六大體系:低度消耗資源的生產體系;適度消費的生活體系;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的經濟體系;保證社會效益與社會公平的社會體系;不斷創新,充分吸收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的實用技術體系;與世界市場緊密聯系的、更加開放的國際經濟體系。

鄧小平同志早就說過,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我們要實現振興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就不僅要增強我們國家的“硬實力”,還必須增強我們國家的“軟實力”,必須加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為我們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所以,我們要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在弘揚優秀民族文化的同時,不斷注入具有時代特征的新內涵。發展是硬道理,節約也是硬道理,它要靠政府主導、法律強制和全民參與。節能要成為一項重要的國策,我們要在全社會提倡“節約立國”的觀念,要把“節約立國”提升到民族精神的高度來認識,要使節約成為我們的法規、制度和習慣。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但卻是一個人口密度大的大國,是人均資源比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人必須創造屬于自己的獨特的發展道路。

20世紀90年代有個外國人寫了一本書,書名是《誰來養活中國?》,作者算了一下,中國人均耕地只有1.3畝,人口還在增加,他因此很擔心中國的糧食不夠吃。現在,10年過去了,中國人民用實踐給出了有力的回答:中國人自己可以養活自己。現在又有人提出:中國的能源問題誰來解決?意思是說,中國的能源問題根本解決不了。我卻不這樣看。我相信,如同糧食問題一樣,我們中國人能夠也必須依靠自己的努力解決我國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我的報告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注:此文是根據杜祥琬同志在2006年8月29日中央直屬機關工委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中直機關領導干部科技報告會”上的演講錄音整理而成的,已經作者審改。

來源: 求是

相關文章: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2007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國大陸首度超過臺灣地區
中石油稱冀東南堡油田可開采100年 開發成本近60億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