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樸世龍研究員與方精云院士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匯大小相當于此間中國工業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28%~37%,顯著地高于歐洲。
這一研究結果成為我國制定溫室氣體減排政策的科學依據和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的重要籌碼,同時也并向世人表明,我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上所取得的成就。
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的復雜性
相對于全球氣候變暖與人類活動相關的共識而言,有關二氧化碳的問題可能更為棘手,否則,通往哥本哈根的路不會那樣艱難。近年來,人們不僅關心二氧化碳從哪里來,也同樣關心它到哪里去,不僅二氧化碳的減排問題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而且有關全球和區域碳循環及碳收支的情況也成為全球變化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
上世紀70年代以來,有一個問題擺在了科學家的面前:人類因為燃燒化石燃料等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在大氣、海洋以及陸地生物圈三個巨大的系統之間進行著交換,其中,一部分用于升溫而混在大氣中,一部分被海洋吸收,而陸地生物圈被認為是一個二氧化碳收支平衡的系統,這樣一來,剩余的那部分(接近1/3)二氧化碳就變得去向不明。人類已知的碳匯與碳源不能達到一種平衡,而且存在一個很大的未探明的匯,這就是著名的二氧化碳失匯之謎。
雖然有些研究結果表明,陸地生態系統可能是二氧化碳的一個匯,但缺乏科學的觀測數據。隨后又有研究發現,全球森林,尤其是熱帶林的破壞正導致陸地生態系統向大氣凈排放二氧化碳,成為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結果不僅挑戰了人們一直以來認為的陸地生態系統二氧化碳收支平衡的觀念,也說明了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
陸地生態系統究竟是碳源還是碳匯,全球碳源和碳匯之間為何不平衡?這些問題使得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的研究變得日趨重要。因為碳循環及碳收支的微小變化不僅能導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明顯波動,從而進一步影響全球氣候的穩定。《京都議定書》對38個主要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規定了明確的減排目標。不過,該協定書表示,各國可以通過植樹造林等碳匯項目來抵消部分工業排放量或爭得一些額外的排放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