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是我國人民衡量生活質量的一個概念,是生活水平介于溫飽和富裕之間的一個發展階段。過上小康生活是浙江人民祖祖輩輩的夢想和追求。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把人民生活實現小康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奮斗目標,并指出了達到小康的具體要求,即到20世紀末,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800美元。1987年黨的十三大正式將實現小康列為"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二步目標,并把小康生活具體描述為:在溫飽的基礎上,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生活資料更加豐富,消費結構趨于合理,居住條件明顯改善,文化生活進一步豐富,健康水平繼續提高,社會服務設施不斷改善。小康目標的提出,喚起了廣大人民群眾對于發展的廣泛認同,激發了人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巨大熱情。二十多年來,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勤勞智慧的浙江人民充分發揚"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勇于創新、講求實效"的精神,牢牢抓住機遇,堅定不移地放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中的各種艱難困苦,朝著"奔向小康"這樣一個實實在在的目標不斷邁進,實現了由溫飽到總體上達到小康的偉大跨越。
一、小康生活目標如期實現
根據黨中央對小康內涵的一系列論述,上世紀90年代初,國家統計局制定了《全國小康生活水平基本標準》,用以評價和監測實現小康的進程。小康評價指標涵蓋了五大內容,包括經濟發展水平、物質生活條件、人口素質、精神生活和生活環境,共計有16個指標,并確定了每個指標達到小康的標準值和權數(詳見附表)。到1999年,浙江省最后一個實現指標,即居民用于文化教育娛樂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達到小康標準值。至此,全省全部16個指標均達到了小康標準值,小康實現程度達到100%。
浙江省實現小康的進程直接反映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歷程。小康建設始于80年代初期,在20年的時間內實現了溫飽向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其發展速度之快,在全國并不多見。在小康建設的最初五年(1981-1985年),地處東南沿海的我省人民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指引下,率先開展體制創新和農村工業化進程,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快于全國。1985年,全省有4項指標達到了小康標準值,分別是:農村人均住房面積、人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和森林覆蓋率。當年小康實現程度為50.6%。到1990年又有2項指標達到了小康值,分別是:城鎮人均住房面積和城市人均鋪裝道路面積,小康實現程度達到69.9%。進入90年代后,隨著新一輪經濟的快速增長,我省小康進程大大加快。1992年和1993年是小康進程中有重要意義的年份。1992年,衡量經濟發展水平重要指標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首次超過了小康標準值2500元,達到2940元(按1990年價格計算),1993年,實現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于1992年和1993年達到小康標準。反映居民營養狀況的人均蛋白質攝入量也于1992年達到標準值。體現生活質量的恩格爾系數在1993年首次降到50%以下。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也于1993年達到小康標準。到1993年,16個小康評價指標已有12個指標達到小康水平,僅有4個指標未達到標準。這三年間小康實現程度平均每年提高7.5個百分點。此后,由于基數提高,難度加大,小康評價指標的提高速度有所放慢。從1994年到1999年的6年間,平均每年提高速度不到1.5個百分點。1994年電視機普及率達到標準,1995年小康實現程度達到95%以上,即基本實現小康。1997年成人識字率、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基本合格縣比例兩個指標達到小康標準,小康實現程度達到99.1%。1999年最后一個實現指標也超過了小康標準值,全省人民的小康實現程度達到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