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熱度不減,市場對央行再度加息預期也急劇升溫。但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昨日表示,央行自4月28日起上調貸款基準利率的效果還在觀察,貨幣政策目前不會馬上有動作,還談不上是否會再次加息的問題。
周小川是昨日在央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主辦的“金融基礎設施研討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講這番話的。他說,貨幣政策都有一定的時間滯后期,不是調完后,馬上便見到效果,還需要耐心觀察。
“現在才是6月初,目前5月份的經濟統計數據還沒有看到。”周小川表示:“現在還不方便說加息政策是否已見到成效。”
由于一季度多項金融統計數據顯示出經濟存在過熱隱憂,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對外貿易結構性矛盾突出、流動性過多以及全球經濟失衡隱藏風險,央行決定從4月28日起將一年期以上的貸款利率調高了27個基點。
此后,市場便猜測央行有可能再次采取加息的緊縮政策。
但一些經濟學家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加息未必是一帖解決目前經濟結構性過熱問題的良藥。
北師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告訴上海證券報,從目前的金融數據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外貿順差等還在可承受范圍之內,需足夠重視的倒是貨幣供應和信貸增長數據,“現在問題的焦點在于如何控制信貸的快速增長,而4月份的加息舉措并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鐘偉認為,目前
商業銀行爭奪市場份額,包括政策性銀行也加入其中,是信貸擴張如此之快的重要原因。“比如說建設銀行,一季度的信貸投放超過了去年全年的信貸投放;政策性銀行現在的擴張也很嚴重,跟地方政府合作搞政府協議貸款,貸款數量往往巨大。”
“是采取加息的措施還是其它方法限制銀行的放貸沖動,這是央行要考慮的重點,并依此調整貨幣政策。”鐘偉認為,在目前這種情況下上調貸款利率,“只能讓銀行產生更多放貸沖動。”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也向上海證券報表示,盡管央行4月底已采取加息措施,但是銀行的盈利模式和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都沒有大的改變,“我們預計5月份新增貸款還將出現較快增長。”
她認為,判斷經濟是否過熱主要有三大指標,除信貸增長外,還有CPI(消費物價指數)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由于CPI數據受價格控制、權重不合理等因素影響,不能反映真正的價格水平,“而目前油價、電價和職工工資都在上漲,CPI面臨上行壓力。”
而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左小蕾表示,前期增速過快是由于流動性過剩引致,“但目前流動性過剩的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很難得到有效控制。”
根據央行4月份貨幣執行報告,在一季度新增貸款完成全年目標一半以上的背景下,4月信貸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新增人民幣貸款3172億元,同比多增1750億元,是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對于加息是否能有效遏制經濟結構性過熱的問題,人民大學財經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向上海證券報表示,影響加息的主要依據是CPI、貨幣供應以及信貸增長,“現在由于外匯占款引致的貨幣供應過快依然存在,市場流動性依然過多。”
根據央行數據,截至4月末的M2(廣義貨幣)余額是31.37萬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8.9%。
趙錫軍還認為,雖然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可以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的放貸行為,“但利率市場化過程尚未完成,國有企業、外資、民營企業對利率的敏感度不是很強,利率政策的效果受到制約,商業銀行會否因此減少放貸,還需要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