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當好國家賬戶的理財大師?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的經驗或許能為近年來受高額外匯儲備煩擾的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鑒。
新加坡政府在多個政府文件中明確指出,新加坡的外匯儲備政策目標是確保外匯儲備的安全,并使其增值,保證儲備資產購買力的穩定。這種積極管理的策略有利于主權國家未雨綢繆,利用在經濟繁榮階段的資本積累,為未來可能的困難和危機奠定物質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國家主權財富的目標,決不是僅僅追求一般性的投資收益,而應包含更為深遠的戰略意圖。新加坡外匯儲備積極管理的目標包括,致力于培育國內戰略性產業、提升國家競爭力,以及加強國有資產管理。
為實現上述戰略目標,新加坡政府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轉變投資政策,將外匯儲備的投資對象從低回報的流動性資產,轉向長期、高回報的資產。
伴隨投資策略轉型的是管理機制的改變。1981年5月新加坡成立專門的政府投資公司(GIC),專司外匯儲備的長期管理。與此同時,固定收入投資和外匯流動性管理保留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目前GIC管理的儲備資金超過1000億美元,規模位居世界最大基金管理公司之列。近年來,一些擁有高額外匯儲備的政府,比如馬來西亞和韓國,都仿效新加坡的投資管理模式,紛紛建立本國的政府投資公司。
除了GIC,新加坡政府管理外匯儲備還有另一個“拐杖”,那就是新加坡淡馬錫控股。這家原本負責管理新加坡國有企業的機構,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利用外匯儲備投資于國際金融和高科技產業。在我國,淡馬錫的投資也不菲,先后出資購買民生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的股份。據公開資料,淡馬錫利用外匯儲備進行投資回報相當可觀,年累積回報達到18%,至今這家公司資產市值達到1003億新元。
總體上看,GIC、淡馬錫以及MAS是新加坡外匯儲備管理的三大機構,發揮主導作用的是新加坡財政部。MAS持有外匯儲備中的貨幣資產,主要用于干預外匯市場和作為發行貨幣的保證;新加坡外匯儲備積極管理的部分,由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淡馬錫控股負責。GIC主要負責固定收入證券、房地產和私人股票投資。它的投資是多元化的資產組合,主要追求所管理儲備的保值增值和長期回報。淡馬錫的主要職能是對本國戰略性產業進行控股管理,同時提升新加坡企業的盈利水平和長期競爭力。
GIC幾乎所有的投資都在海外,其投資領域除了美、歐政府債券之外,也投資于股票、房地產以及直接投資。通常,GIC董事會根據預期收益的不同設定了一個政策資產組合。這一政策資產組合根據回報目標,設定全球股票、固定收入和全球現金資產的長期權重。
GIC和把主要工業國家(G3)的通貨膨脹率設定為衡量業績的基本參照標準。它和淡馬錫作為新加坡全資公司,建立有較為規范的公司治理架構。在GIC,集團董事會負責企業總體的發展決策,并對公共市場投資和企業服務公司進行直轄管理。房地產公司和直接投資公司各自有自己的董事會,在大股東(GIC)的戰略指導下相對獨立經營。
淡馬錫的董事會下設了執行委員會和審計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對公司經營進行全面指導和監督,審計委員負責對公司財務報告、內部審計、財務風險以及法規遵守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淡馬錫與下屬公司相互獨立,除非需要大股東批準的事項,集團不干預下屬公司的商業運作。
GIC的風險管理在機制上非常嚴密。GIC在投資決策時強調“風險否決”原則:只有與新的投資活動有關的風險得到充分認識,確認可以承受,并且具有衡量、評估、管理和控制這一風險的能力的時候,才能做出投資的最終決策。總體看,GIC在控制風險方面,強調公司高層直接介入風險控制;通過降低不同的投資戰略之間的風險相關性;以及越來越注重運用計量模型進行資產配置和風險評估。(王妮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