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藥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家食品藥品安全“十一五”規劃》,這是我國第一次在食品、藥品領域編制國家級專項規劃,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5項量化指標:讓不合格食品“藏身乏術”
背景:食品安全,源頭是第一道防線。目前,我國農產品種植養殖以單個農戶為主,濫用或不當使用化肥、農藥、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等問題比較普遍。全國100多萬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中,不足10人的小企業、小作坊占七成,相當一部分不具備生產合格產品的條件或不按標準生產加工。
針對這種情況,《規劃》提出了明確的量化指標:“十一五”期間,食品安全信息監測覆蓋面達到90%;大中城市批發市場、大型農貿市場和連鎖超市的鮮活農產品的抽驗質量安全合格率達到95%;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處理率達到100%;食品召回覆蓋面達到80%;食品生產企業全國專項檢查覆蓋面達到90%。
隨著制假手段花樣翻新,食品安全的監管難度大大增加。今后,國家將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下大力氣,主要包括:提升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水平;完善食品安全相關標準;構建食品安全信息體系;加強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和重大事故應急體系建設;建立食品安全評估評價體系等12個關鍵點。
據了解,食品安全關鍵技術已被列入公共安全領域重大項目,我國將建立食品中病原微生物、農藥和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等食品危害物的分析平臺,建設2—3個食品危害物風險評估中心/基地。
“3511”工程:農村藥品監督網覆蓋率將達100%
背景:從總體來看,我國仍處于藥品安全風險高發期和矛盾凸顯期。一些制約藥品安全的深層次問題未從根本上解決,例如防控安全風險的產業基礎薄弱,質量保障水平參差不齊等。在我國4500多家藥品生產企業中,年銷售收入不足億元的超過85%,安全隱患不小。當前,藥品安全工作形勢仍處在拉鋸膠著、攻堅破難的階段。
保證監管到位,完整的信息網絡必不可少。在藥品安全方面,國家提出建立“3511”工程:建立信息基礎設施、信息安全、應用支撐三個平臺;建立行政準入管理、綜合執法管理、重大事件快速反應、藥品和醫療器械檢驗檢測、公共服務五大應用系統;建立一個藥監信息資源中心和一個信息化建設標準體系。
“十一五”期間,農村藥品監督網覆蓋率要達到100%。農村藥品供應網覆蓋率保持在80%以上;對于現有國家藥品標準的獨立全項檢驗能力,省級藥品檢驗機構和口岸藥品檢驗機構達到100%,市(地)級藥品檢驗機構達到80%;國家級醫療器械檢驗機構對歸口產品檢驗能力達到100%,省級醫療器械檢驗機構對市場常規產品檢驗能力達到95%以上;藥品監督抽驗覆蓋面由現在的30%提高到80%。
從遠景來看,“十一五”期間,食品藥品監管體制和機制將逐步完善,法律法規體系較為完備;監管隊伍素質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技術裝備進一步改善;食品藥品安全標準建設和檢測技術水平顯著提高;食品藥品生產經營秩序明顯好轉,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違法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藥品安全事故大幅減少。 (記者富子梅 解讀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