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上海世博會呈現兩大創新亮點 動遷工作獲99%以上動遷居民支持  -廣州決定收回80宗閑置土地 堅決打擊囤積 下半年房價將加速上漲 -今年洪災直接經濟損失525億元 因災死亡652人 陜西洪災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國大中型鋼廠實現利潤翻番 下半年鋼價不會有大回落  -滬深股市低開高走 滬指站上4400點 兩市總市值逼近20萬億元 -《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辦法》8月1日起實施 優撫對象可享受3項優待 -3月末我外債余額$3315.62億 黑石大跌 國家匯投公司虧損5億美元  -5油企獲首批原油經營資格 民企可經銷成品油 高額投資成門檻 -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降2.78% 社科院稱GDP應控制11%內 -中國今年第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我國工資增長 但社會總福利不增加多數人不滿意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7 月 04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中國職工工資總額和職工平均工資連續4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并分別超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為改革開放以來職工工資水平增長最快時期。”(7月2日中國新聞網)——這條正面新聞,卻在網上引發激烈爭論。

從各大門戶網站的留言看,幾乎所有的網友都對這條新聞嗤之以鼻,譏之為“真實的謊言”者有之,認為“不漲反降”者有之,質疑“是不是又在放衛星”者亦有之。

如果說,網友的發言尚不具有統計意義的話,那么上個月《人民日報》的人民論壇雜志就職工對當前工資的滿意度所進行的一項調查,就應該能夠說明問題了。調查結果顯示:對當前工資狀況不滿意的人達96.5%。

我倒不認為這條新聞是“真實的謊言”,但為什么民眾不買賬呢?原因就在于“職工工資總額和職工平均工資”的增長,并不一定意味著大多數普通職工實際收入的增長,如果這些“增長”分配得很不公平的話,反而有可能意味著他們相對收入的下降。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感到不滿也就沒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如果數據顯示是“增長”,而大多數人又沒有感受到“增長”,那么這些“增長”都流向哪里去了呢?我認為主要流向了兩個方向:

一是流向壟斷行業。據統計,目前我國的電力、電信、石油、金融、保險、水電氣供應、煙草等行業共有職工833萬人,不到全國職工人數的8%,但工資和工資外收入總額估算卻相當于全國職工工資總額的55%。顯然,這些行業是工資增長的“蓄水池”,吸收了大部分“增長”。

二是流向了管理層。不同的研究機構用不同的方式所進行的調查都表明,目前有些行業管理層和普通職工的收入差距達15倍,高的甚至達到了30多倍。因此即便是在壟斷行業,普通職工也沒有從這些“增長”分得多少份額。以北京網通、北京電信為例,有媒體曾披露,一線裝機職工的月工資都在七八百元左右,與2006年7月實行的北京最低工資640元相差無幾。

至于私營企業普通職工的工資長期徘徊不前,就更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了。不少私營企業主甚至徑直將當地的最低工資規定為職工最高工資,使得他們的收入大大低于當地的職工平均收入水平。

福利經濟學認為,增加同樣數量的金錢,對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的邊際效用是不一樣的:收入越低的人,會感到自己的福利增加的越多,收入越高的人,會感到自己的福利增加的越少。因此,在財富總額既定的情況下,使低收入的人群增加收入,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社會總福利。

社會總福利的不斷增加才意味著我們在不斷地接近和諧社會——從這個角度來看,籠統的“職工工資總額和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對社會和諧沒有太大意義。

來源: 中國青年報

相關文章:
滬發布工資指導價 多個職位的高技能人才年薪過10萬
遼寧企業工資指導線劃定 職工年薪平均可漲1944
多數人不滿當前工資 增長工資流向何方?
北京最低工資標準上調至730 多項社保標準同漲
上海發布07工資指導價位 31至35歲平均工資最高
勞動保障部門提醒:高溫補貼不得計入最低工資
張五常:中國大陸應學習香港不搞最低工資
經濟學家張五常:憑什么給中國工人定工資?
央企財務預算管理辦法:央企效益下滑不得漲工資
路透社:中國內地價格壓力上升 工資上漲壓力增大
圖片新聞:
長江上游強降雨形成新一輪洪峰 三峽工程首次發揮防洪功能
中國將在北部灣重點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緩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規劃/ 07年中國改革重點行業
· 中國經濟博弈高油價
· 投資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車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