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趙曉:住房問題不能單靠市場化
“政策不能單單停留在房價問題上,還要深入到收入分配層面上,深入到住房供應制度上。從住房供應制度上,很明顯,解決窮人住房問題不能單靠市場化,同時也要靠政府的住房保障。”
房價太高,有可能是房價背離了價值,有泡沫,不合理;但也有另一種可能,即房價其實是合理的或者基本合理,房價的上漲中并沒有很大的泡沫,但老百姓還是買不起房子。這就意味著老百姓的收入太低,就算房價下降,可能還是買不起。
其實,反映出房價不合理的背后是國民經濟的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國民經濟分配結構可能出現了畸形。
眾所周知,我國過去幾年已經形成了相當嚴重的收入分配兩極分化格局。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能指望房地產消費有一個健康格局嗎?你能指望通過房價穩定讓一般人買得起房嗎?很難。如果收入分配格局出現問題,那么,整個住房購買肯定也是畸形的,而住房供應也必定是畸形的。所以政府的政策卻不能單單停留在房價問題上,還要深入到收入分配層面上,深入到住房供應制度上。
從住房供應制度上,很明顯,解決窮人住房問題不能單靠市場化,同時也要靠政府的住房保障。老百姓收入低,不僅買不起房,也享受不起高等教育,甚至看不起病。如果所有這些問題都同時發生在今天的中國,那么背后除了收入分配問題,政府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也出了問題。
1997年以來,政府只想通過住房發展來拉動經濟增長,所以整個方向就是住房市場化,完全忽視了住房的社會保障(也忽視了政府在其他領域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供應)。盡管2006年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政府終于開始重視住房保障體系的建設了,但直到今日,住房保障體系的建立仍不樂觀,這里面又牽涉到更加復雜的中央和地方關系,特別是財權與事權對稱的問題了。
我相信,政府對住房供應結構的管制、想讓市場來買單的思路在這個階段有一定合理性。但政府必須從每年兩位數增長的財政收入中拿出錢來,去下決心構建一個社會住房保障體系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趙曉:經濟學博士,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左小蕾:政策應更多滿足實際需求
判斷房地產市場的時候,不能只看到對房地產投資需求的“錢勢洶洶”,就以為需求旺盛,大力推動“高檔”房屋的發展,也要看到短期逐利資本的潛在風險。還要注意實際需求是否得到滿足和改善。
實際需求是不可能用巨大的錢的流向來宣示自己的存在的,充其量只能對著“空置”的高樓大廈興嘆“我買不起”而讓其閑置的方式來爭取社會的關注,我們畢竟存在收入的差距。
房子是要建的,房地產業在中國相當長的時期內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政策應該更多地關注中低檔房屋的建設。發展商追求利潤要發展高檔房無可厚非,但是應該主要利用自有資金去發展。
爭論“房地產業有沒有泡沫,應不應該發展”、“房地產價格應不應該大幅下降”這些問題,需要先把利益格局搞清楚,然后把利弊搞清楚,否則似是而非誤導市場、誤導政策取向,也破壞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