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姚景源前日在京表示,可用“增長較快、結構優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這16字來梳理今年中國經濟運行的特點。他指出,10月CPI上漲中食品價格上漲的貢獻度為87.7%,肉價等農產品價格在短期內回落的可能性恐怕不大。
CPI八類價格“五漲三落”
堅持物價結構性上漲判斷
姚景源在出席7日舉行的“2007冬季光華校友學術論壇—宏觀經濟政策與中國經濟”時表示,他仍然認為目前物價上漲屬“結構性上漲”,對CPI指數構成分析可發現,共同構成CPI的八類價格呈現出“五漲三落”的特征,其中今年1月至10月,衣著價格同比下降1.3%,交通、通訊價格同比下降1.7%,文化教育、娛樂價格同比下降0.5%,可見價格并非全面上漲。
同時,食品價格上漲對CPI高企的貢獻度最大。以10月份CPI增長6.5%為例,如果將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區分為食品和非食品兩類來計算,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7.6%,非食品價格上漲僅為1.1%。10月份CPI同比增長的6.5個百分點中,有5.7個百分點由食品價格上漲貢獻,“貢獻度”為87.7%。
CPI創11年新高說法不全面
肉價難落因農民的機會選擇
10月CPI同比增長6.5%,令一些媒體驚呼“物價水平創出11年新高”,對此姚景源并不贊同。“實際上因為亞洲金融危機等因素的影響,從1997年到2002年的6年CPI都是負增長。這好比說本月是8個月來最冷的一個月,容易給人造成錯覺,但我們都知道,這8個月中前面的幾個月都是夏天。”姚景源說,實際上當前的CPI水平仍遠遠低于1992年至1996年期間的平均CPI水平。
盡管如此,姚景源仍然認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是價格上漲壓力較大。而且與之前的判斷不同,他認為純粹以市場規律為依據判斷肉價等農產品價格有望在短期內回落,并不符合現實情況——肉價等農產品價格恐怕難在短期回落,原因一是農產品生產周期存在剛性約束,不能因市場需求變化在短時間內實現調節;二是生豬多為農民散養,規模化、產業化程度不高,故生豬補欄的情況并未滿意,盡管政府鼓勵和補貼力度很大。
從行為研究的假設看,“這涉及到農民的機會選擇問題,是多養幾頭豬合適還是去城里打工合適?恐怕多數農民還是會選擇打工,這種選擇下,農村的豬肉供應者就變成了城里的豬肉消費者。我想,我們搞宏觀經濟研究,恐怕需要這樣的假設。”姚景源說。
十六字梳理經濟運行
結構優化、效益提高是亮點
對于宏觀經濟走勢,姚景源的基本判斷是“可以保持平穩較快、健康成長的基本態勢”。他用16字即“增長較快、結構優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概括今年中國經濟運行的特點。其中特別談到結構優化和效益提高兩個亮點。
姚景源說,從生產角度來說,以往三次產業發展不協調的局面在今年有所改觀,今年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達到37.4%,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個百分點。但是目前我國三產的結構層次仍然比較低,餐飲業等初級產業比重較大,現代服務業占比仍較小。同時,從消費角度來說,近年經濟主要靠投資、外貿拉動的局面也有改善,前三季度國內消費對經濟貢獻率達到37%,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8個百分點。幾年來經濟運行中一直存在的投資率不斷上升、消費率不斷下降的“大問題”,已經開始得到改善。此外,節能減排工作得到高度重視,也對結構優化發生了很好作用。
“2005年時,很多專家預計企業利潤將在隨后兩年內大幅回落,預言經濟增長將出現拐點,現在看,這些預測不夠準確。”姚景源介紹說,今年前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7%,超出多數人的預料,目前統計口徑中39個分類行業全面盈利,無一虧損。其中,鋼鐵行業利潤同比增加58.9%,汽車業利潤同比增加66.5%,化纖業增加175%,農副產品加工業增加42%,表現出從重工業到輕工業、從生產資料到生活資料效益全面增長的局面。同時,1月—10月中央財政同比增收31.4%,全年有望突破5萬億元,比預算增收7000億元。
“我國經濟連續5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而且今年的增長速度是1995年來的最高速度。”姚景源說,從就業和收入兩個角度考量,今年的民生情形也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改善。
他提醒說,10月份以后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有所抬頭,應引起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