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時期水稻生產機械化發展情況
“十五”期間,隨著《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頒布施行和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政府推動水稻生產機械化的力度加大,廣大農民購置、使用水稻生產機械的積極性高漲,水稻生產機械化快速、健康發展。
(一)裝備總量迅速增加
至2005年底,我國機動水稻插秧機保有量近8萬臺,稻麥聯合收割機44萬多臺,分別比“九五”期末增長78%和87%,機動水稻淺栽機、專用水稻直播機增長了一倍多,水稻生產機械化裝備水平迅速提高。
(二)機械化作業水平快速提高
水稻生產耕整地、育秧與種植、田間管理、收獲等環節機械化作業水平均有顯著提高,尤其是機械化栽植和收獲兩個關鍵環節取得了突破。2005年,我國水稻工廠化育秧栽插面積28.8萬公頃,機插秧、機直播、機拋秧等種植面積206萬公頃,機收面積966.3萬公頃,水稻機械化種植水平達到了7.1%;機械化收獲水平達到了33.5%,水稻生產機械化呈現出快速發展趨勢。
(三)機械化技術體系初步建立
通過科技攻關和技術引進、合資生產,我國基本解決了水稻機械化種植和收獲兩個關鍵環節技術瓶頸問題,初步建立了水稻生產機械化技術體系。經過多年試驗探索,江蘇等省總結出軟盤育秧、雙膜育秧等田間低成本育秧技術,為插秧機的推廣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江蘇等部分省市和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制定了水稻生產機械化作業的技術標準,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水稻機械化作業技術體系。
(四)服務體系初步形成
隨著農機服務產業化的發展,各種水稻生產機械化作業服務組織迅速發展,服務能力不斷增強,主體地位不斷提升。一是水稻生產機械化服務大戶、專業性服務組織以及農機經紀人隊伍快速成長和壯大,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二是服務領域不斷擴大,從機收逐步向機耕、機播、育插秧拓展,并在跨區機械插秧上取得了成功經驗。三是服務模式不斷創新,從單項服務發展到了全面、全程承包服務,形成了有組織的跨區作業市場和區域作業服務市場。四是跨區作業的規模逐步擴大,帶動了維修、配件供應、信息服務、中介服務等迅速發展。
(五)裝備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
“十五”期間,在國家科技攻關計劃、跨越計劃的支持、帶動下,我國開發出一批新型水稻生產機械化裝備,部分機具已經投入生產應用。與日本、韓國等合資生產出高性能的水稻聯合收割機、插秧機,提高了我國水稻機械產品的性能和質量。生產企業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從耕整地到收獲、烘干各個環節機具的生產技術趨于成熟,基本上能夠滿足水稻生產機械化發展的需要。
“十五”期間水稻生產機械化的快速發展,為今后時期水稻生產機械化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前制約水稻生產機械化發展的主要因素,一是社會對水稻生產機械化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投入不夠。二是機耕道路、水田規劃平整、機械維修網絡等基礎設施薄弱。三是適應水稻栽培技術、育種技術發展需要的新機具研究開發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四是一些地方水稻生產機械化的技術模式和社會化服務模式等有待進一步創新。但從總體上看,全國水稻生產機械化的發展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軌道,全面推進水稻生產機械化的時機已經成熟。
三、今后十年水稻生產機械化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和任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水稻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目標,農機與農藝相結合,政府引導與市場拉動相結合,突出重點和全面推動相結合,技術創新與示范推廣相結合,強化水稻生產機械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示范推廣體系、社會化服務體系和技術支撐體系,大力推進種植和收獲兩個重點環節的機械化,全面提高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發展思路
以水稻優勢產區為重點,農機與農藝技術相互適應、相互促進,以育插秧和收獲兩個關鍵環節的機械化為著力點,帶動耕整地、田間管理、烘干等環節機械化,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育插秧機械化在近期主要通過政府引導扶持,加強技術培訓示范,完善技術體系,以點帶面,穩步推進;收獲機械化主要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支持下,通過市場拉動,創新服務模式,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借助跨區作業和區域內規模化服務等形式快速推進;烘干機械化主要依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有條件的地區率先推進。
(三)目標
經過5-10年的努力,水稻優勢產區生產機械化水平達到70%以上,基本解決種植與收獲兩個環節機械化問題,有條件的地方率先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為2020年全國基本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奠定基礎。
“十一五”基本解決收獲作業機械化。到2010年水稻主要生產環節機械化水平達到50%,其中耕整地機械化水平達到70%、種植機械化水平達到20%、收獲機械化水平達到55%。
“十二五”基本解決種植作業機械化。到2015年水稻主要生產環節機械化水平達到70%,其中耕整地機械化水平達到85%、種植機械化水平達到45%、收獲機械化水平達到80%。
(四)主要任務
1.形成適合不同稻區的機械化技術模式,實現技術本地化和標準化
以水稻生產機械化中基礎薄弱、實現難度大且與全程關聯程度高的育秧和種植環節為重點,因地制宜,試驗探索適合當地條件的低成本育秧技術和配套的機械化種植技術。根據各地自然條件、經濟條件、社會條件、耕作制度和種植習慣,試驗、確定區域機械化技術路線和技術模式,建立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規程,實現技術本地化和標準化,加快技術普及,為水稻生產機械化的發展創造條件。
2.形成適合各地水稻生產機械化的系列裝備,確保農民買得起,用得好,有效益
加強水稻生產機械裝備的研究和開發,組織研發低成本育秧播種機械、超級稻育秧與栽插機械、深泥腳田和山地丘陵地區水稻種植與聯合收割機械、北方稻區缽體苗有序移栽機械等滿足特殊區域和品種要求的水稻生產機械,提高適應性;加快引進技術生產的插秧機和聯合收割機國產化步伐,降低生產成本。全面提高我國水稻生產機械的制造工藝水平,擴大生產能力,提高產品質量、性能和性價比,滿足廣大農民發展水稻生產機械化的需求。
3.形成水稻生產機械化示范推廣、社會化服務和技術支撐體系,建立促進水稻生產機械化發展的長效機制
探索和總結水稻生產機械化的發展模式和管理機制,加強水稻生產機械化示范推廣體系建設。圍繞水稻生產機械化服務的市場化、社會化和產業化,培育服務主體,創新服務機制,擴大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完善服務體系,提高水稻生產機械化社會化服務水平。完善財政、金融支持政策措施,帶動民間資金投入,建立多元化水稻生產機械化投入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