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816萬人,比上年增加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361.35萬人,增加50.06萬人。城鎮化率48.3%,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人口出生率為10.1‰,上升0.2個千分點,死亡率為6.3‰,下降0.2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為3.8‰,上升0.4個千分點。全市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2.5,出生嬰兒性別比為114.0。
全市城鎮經濟單位職工人數為220.84萬人,平均工資23098元,比上年增加3883元,增長20.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15元,增長18.5%。其中人均工薪收入10907元,增長17.7%;人均家庭經營收入599元,增長14.1%;人均財產性收入249元,增長29.0%;人均轉移性收入2999元,增長17.0%。城市人均消費支出10876元,增長15.7%。城市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7.0%。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27.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8平方米。
圖8 直轄以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元、%
![](http://images.chinagate.com.cn/attachement/gif/site1020/20080407/0019b91ec98f09642e0a2b.gif)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509元,比上年增加635元,增長22.1%。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1559元,增長19.0%;人均家庭經營收入1640元,增長21.5%;人均轉移性收入266元,增長42.4%。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527元,增長14.6%,其中用于衣著、居住、交通通訊、家庭設備用品、醫療保健等消費分別增長20.4%、3.8%、11.9%、17.3%和5.6%。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54.5%。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4.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平方米。
圖9 直轄以來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元、%
![](http://images.chinagate.com.cn/attachement/gif/site1020/20080407/0019b91ec98f09642e0a2c.gif)
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380.84萬人,比上年增長20.2%;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84.67萬人,增長11.0%;參加失業保險196.65萬人,增長1.9%。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6.10萬人,增長2.0%。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有83.32萬人,增加2.04萬人,增長2.5%;農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農村居民71.85萬人,增加67.56萬人,增長15.7倍。
十三、移民與扶貧
全年完成庫區移民安置5.17萬人,累計搬遷庫區移民107.4萬人。還建各類移民安置房屋130.91萬平方米。累計完成1392戶庫區淹沒工礦企業結構調整。引進對口支援經濟合作項目116個,資金60.80億元。實施移民技能培訓2.62萬人,市外輸出移民勞務工2.08萬人。消除庫區城鎮移民“零就業家庭”2963戶,城鎮移民“零就業家庭”中3242人實現了就業。全年完成動態移民投資14.22億元。
全年扶貧項目扶持農戶人數344萬人,絕對貧困人口由53萬人減至50萬人。全年安排財政性扶貧資金5.95億元,新建和改造鄉村道路5300公里,異地扶貧搬遷4335戶,生態移民搬遷2486戶。20.1萬人解決了飲水困難。
十四、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年末耕地面積223.91萬公頃,比上年凈減少2871.99公頃。全年耕地面積開發增加2137.62公頃,復墾增加236.49公頃,整理增加2715.30公頃,其他增加1.39公頃;生態退耕減少2460.41公頃,農業結構調整減少225.19公頃,災毀減少191.15公頃,建設占用減少4880.84公頃,其他減少205.20公頃。
全年水資源總量640.20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68.3%。年平均降水量1241.10毫米,增長33.5%。年末5座大型水庫蓄水總量12.58億立方米,增長39.5%。整治病險水庫214座。新造綠化林地6萬公頃,增長1.7倍,完成造林面積90公頃,增長1.7倍,新增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市級森林公園6個,森林覆蓋率為32.0%。
全市已發現各類礦產68種(含亞礦種),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56種。其中,能源礦產3種,金屬礦產13種,非金屬礦產38種,水資源礦產2種。初步探明各類礦產地917處,其中中小型規模以上的394處。探明各類礦產地中,金屬礦產地417處,非金屬礦產地500處,其中煤炭礦產地359處。
全年主城區環境空氣質量滿足優良天數達到289天,比上年增加2天。空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分別為0.065毫克/立方米、0.044毫克/立方米和0.108毫克/立方米。全年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和二氧化硫天數的比例分別為95.0%和5.0%。酸雨頻率為66.3%,上升9.5個百分點。長江、嘉陵江、烏江重慶段水質均滿足Ⅲ類水質標準。
全年生產安全事故死亡2197人,比上年下降7.7%。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0.53人,下降22.0%;工礦商貿企業從業人員生產安全事故10萬人死亡8.05人,下降5.2%;煤礦百萬噸死亡7.64人,下降17.8%。全年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331人死亡,下降6.5%;道路交通萬車死亡9.26人,下降14.5%。
洪澇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5.70億元,農作物受災面積74.68萬公頃,絕收7.42萬公頃。
注:
1、本公報為初步統計數,最終數據以《重慶統計年鑒2008》為準。其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2、“314”總體部署是指2007年3月8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參加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為重慶工作“定向導航”,高瞻遠矚地作出了三大定位,確定了一大目標,交辦了四大任務,構成重慶發展“314”總體部署。三大定位,即努力把重慶加快建設成為西部地區的重要增長極、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城鄉統籌發展的直轄市。一大目標,即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四大任務,即加大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力度,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步伐;著力解決好民生問題,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加強城市建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3、一小時經濟圈是指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萬盛區、雙橋區、涪陵區、長壽區、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南川區、綦江縣、潼南縣、銅梁縣、大足縣、榮昌縣和璧山縣;渝東北翼是指萬州區、梁平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忠縣、開縣、云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和巫溪縣;渝東南翼是指黔江區、武隆縣、石柱縣、秀山縣、酉陽縣和彭水縣。
4、恩格爾系數是指居民食品消費支出占全部消費支出的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