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中國宏觀經濟的外部環境分析
從表層看,美國次貸危機、能源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將使世界經濟在短期內陷入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貨膨脹抬頭的困境,2008年中國宏觀經濟的外部環境將面臨短期惡化的危險。
從深層次看,在新技術擴散效應下滑、全球化紅利遞減、全球流動性過剩以及全球不平衡難以持續等內在因素的作用下,世界經濟將于2008年告別“大緩和”的黃金階段,進入本輪世界經濟周期的下行區間,經濟的回落和通貨膨脹的抬頭將使全球滯脹的威脅加劇。中國宏觀經濟所面臨的外部環境惡化不是一個短期問題,而是一個中期問題。
正如大量研究機構所預測的那樣,世界經濟將在短期出現增長回落和通脹抬頭的現象。但這種增長的回落和通脹的抬頭并不是一種臨時的短期現象,而是一種十分深刻的周期性調整。世界經濟將由2003-2007年的高漲階段進入全面下滑的階段,其核心原因在于,次貸危機與商品價格上漲只是世界經濟增長下滑與通貨膨脹抬頭的導火索和表象因素,決定世界經濟周期的三大核心力量“新技術擴散效應”、“全球化紅利”與“全球經濟不平衡”都在發生轉折性的變化。
第一、世界技術創新的周期和擴散效應的作用規律決定了以信息技術為主題的新技術擴散效應步入下滑期,世界經濟將告別“高利潤時代”。
第二、來自全球資源再配置效應、規模經濟與專業化效應難以抵消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沖擊,世界PPI-CPI 缺口的全面收窄,“全球化紅利”進入遞減區間,世界經濟將在能源和原材料價格高漲的沖擊下告別“低通脹時代”。
第三、不平衡問題難以維持,以相對價格調整和匯率調整為主導的調整力量必然通過次貸危機等事件為導火索,對世界經濟不平衡進行反向調整,世界將告別“貿易流量大幅度增長時期”。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證明美國過度消費與依靠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將不能持續,而各種原材料價格和大宗商品價格的報章也意味著亞洲過度儲蓄予以靠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難以為繼,兩極貿易赤字和順差的收縮勢在必行。
第四、世界各國短期性的調整政策將使世界經濟陷入“兩難困境”,經濟增長放緩、通貨膨脹壓力加大以及失業增加將進一步加劇,“滯脹”的威脅將進一步逼近。
世界經濟上述深層次的調整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外部環境將產生以下值得注意的問題:
1、必須充分認識到本次世界經濟放緩、通貨膨脹抬頭并不是單純次貸危機與大宗商品上漲帶來的短期產物,它在本質上是世界經濟周期性調整的表現,因此,中國必定將在中期范圍內面臨外部環境惡化的挑戰,中國宏觀經濟政策應當從中期角度進行相應統籌。
2、決定世界經濟周期調整的三大核心力量——“新技術擴散效應的衰退”、“全球化紅利的遞減”以及“全球經濟不平衡的逆轉”將直接作用于中國宏觀經濟,中國短期決策必須充分考慮這些力量作用中國宏觀經濟的途徑和力度。
3、石油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雖然在表面上屬于需求拉動型,但是必須清楚看到這種結構性價格上漲對世界各國的沖擊具有嚴重的不對稱性,它在本質上具有國際利益再分配的功能,是國際資本進行價值掠奪的新模式,貿易沖突以及國際宏觀政策沖突的再起是各國經濟政策制定必須考慮的一個核心要素。
4、應當認識到本次世界經濟周期性調整與上世紀70年代的滯脹雖然有本質性的區別,但應當充分重視“新型滯脹”出現的可能,宏觀經濟政策的使用需要超越傳統的管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