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下調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工、農、中、建、交和郵政儲蓄銀行除外)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汶川地震重災區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下調2個百分點。這樣的貨幣政策調整,對于企業與金融市場都是及時雨;同時也引發了很多猜想:是不是貨幣政策要有方向性的調整,甚至整個宏觀調控政策將要有重大改變?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應搞清楚為什么要進行這樣的調整。
從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兩防”,到不久前將“一保一控”作為下半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宏觀調控政策取向的變化,反映出今年以來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的不確定性。而最近的“雙率”下調,則顯示宏觀調控把“保增長”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為什么這樣做呢?
首先是對經濟下滑的擔心加大。8月份的經濟運行數據不太樂觀。1~8月我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7.4%,與1~7月的27.3%和上半年的26.8%相比略有提高,但扣除價格因素后實際投資比過去幾年的平均水平要回落好幾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增長率12.8%,創6年來新低;8月末,廣義貨幣供給同比增長16%,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4.3%,貨幣供應量和信貸增幅雙雙回落。這些指標反映出經濟增長面臨下滑風險。另外,中央政府層面此前的調研也獲得了關于宏觀形勢的第一手信息,特別是沿海地區出口企業的倒閉及工人失業狀況令人擔憂。正是出于對增長下滑的擔心促成了這次的貨幣松動。因為這樣可以做到“一石三鳥”:一是利率下調可以減輕企業負擔,刺激投資;二是減息多少能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三是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增加了中小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可緩解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
其次是對金融風險的警惕。無論是“兩防”還是“一保一控”,都沒有直接提到金融風險問題。但事實上,這也是政策考慮的重要方面。特別是次貸危機的不斷蔓延,美國政府接管“兩房”(房利美與房地美),以及大量金融機構的倒閉破產,金融危機的幽靈在全球游蕩。盡管中國金融開放度不夠高,還是會受到華爾街金融風暴的影響,再加上國內股市一跌再跌,房地產市場不振,這些都引起決策層關注。因此,這次的貨幣政策調整也是對金融風險因素的考慮。貨幣政策的松動對于股市與房地產總體上都是利好;更重要的是,政策微調如果保住了增長,則是對金融市場最大的利好。
同時,考慮到8月份CPI指數降到5%以下,物價壓力有所緩解;美國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保護,世界金融風險再次加大,“雙率”下調正當其時。另外,央行此前不斷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主要是應對外匯儲備大量增加所帶來的貨幣投放,而隨著順差的減少,以及外資流入的放緩,對于流動性過多的擔心在減弱,從而為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創造了條件。
盡管把“保增長”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雙率”下調也顯示貨幣政策松動,但這并不意味著政策基調的根本改變。就未來而言,政策的運用仍需謹慎,因為通貨膨脹風險仍然揮之不去。
本輪通貨膨脹的動因有三個方面:一是總需求拉動,主要是過去5年中國經濟的現實增長率一直超過潛在增長率一到兩個百分點;二是成本推動,主要是過去壓低的要素價格在向合理比價回歸,同時社保、環保成本也在上升;三是外部沖擊,特別是國際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所帶來的沖擊。盡管隨著經濟回調,總需求下降,通貨膨脹壓力會有所緩解,但曾經被長期壓低的各類要素成本的回升(成本推動),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雖有回落但仍處高位以及美國為拯救次貸危機而采取的注資、減稅、降息等擴張性政策(外部沖擊),仍會對未來通脹形成巨大壓力。正因為如此,我們需要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堅持從緊貨幣政策的基本方向不改變。當然,這并不排除在經濟回落過多的情況下進行微調,比如加大對困難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信貸額度的放寬以及下調“雙率”等。
另外,貨幣政策也不能包打天下。財政政策的積極配合,資源能源價格的調整,壟斷行業的改革以及資本市場的改革等等都需要及時推進。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宏觀調控要努力避免經濟調整時期的體制復歸甚至體制倒退。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 張曉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