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布魯塞爾5月10日專電 專訪: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就第二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及中歐經貿合作等問題答新華社記者問
新華社記者尚軍
第二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5月7日至8日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成功舉行。對話期間,陪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訪歐的商務部長陳德銘就高層對話及中歐經貿合作有關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采訪。
記者:這次的中歐經貿高層對話取得了哪些積極成果?
陳德銘:第二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是中歐共同落實二十國集團倫敦金融峰會共識,并為即將于5月20日舉行的第十一次中歐領導人會晤經貿部分預做準備的一次重要活動。本次對話的主題是“危機時期促進商業機會,通過貿易和投資開放刺激經濟重振”。
中歐雙方就貿易與投資、中小企業合作、海關合作、可持續發展、貿易與消費者保護、貿易與創新和交通運輸等七項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達成廣泛共識,取得積極成果。
雙方一致認為,面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還在擴散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和衰退的趨勢更加明顯的嚴峻形勢,中歐應當加強合作,與國際社會一道推動落實二十國集團華盛頓和倫敦峰會共識,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進世界經濟盡快復蘇。雙方強調,要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支持和鼓勵雙方企業加強合作,參與彼此的經濟刺激計劃,擴大雙邊貿易和投資。
雙方就節能環保、科技、中小企業、交通運輸、海關、食品和產品安全、高新技術貿易、投資、知識產權等領域的合作進行了廣泛討論,確定了合作的重點和目標,制定了行動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記者:今年以來,中歐高層互訪頻繁。您認為在當前形勢下,中歐進一步加強經貿合作有何重要意義?
陳德銘:經貿合作是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重要內容。2008年,雙邊貿易克服不利因素影響,總額達到4256億美元。歐盟繼續保持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地位,并新近成為中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地。許多歐洲企業和品牌在中國已是家喻戶曉。中國繼續成為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物美價廉的商品讓每個歐洲家庭每年節省約300歐元,中國不斷成長的大市場對歐洲企業更意味著巨大商機。
雖然中歐經貿合作多年來一直保持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但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對中歐經貿關系的影響逐漸顯現。據中方統計,從去年11月起中歐貿易已連續六個月出現負增長。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在蔓延擴大,實現中歐經貿合作的穩步發展是我們當前面臨的重要任務。加強中歐對話,發展經貿合作,共同應對挑戰,具有更加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與歐盟作為世界上兩大重要經濟體,同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中歐之間保持著良好的溝通與合作,攜手應對危機,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保持開放,提振信心,推動經貿關系健康發展,深化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對于全球經濟復蘇將是一個積極而重要的信號。
記者:您對中歐雙方繼續鞏固和發展經貿合作有何具體建議?
陳德銘:中國政府對繼續鞏固和發展中歐經貿合作非常重視,并采取了切實行動。年初,溫家寶總理訪問歐盟總部和歐洲四國,被媒體廣泛譽為“信心之旅”。隨后,根據溫總理的指示,我率領“中國貿易投資促進團”訪歐,簽署了130多億美元的經貿合作協議。目前,商務部正積極準備繼續組織貿易投資促進團訪歐,擴大中歐貿易投資合作。
為更加有效地應對挑戰,我認為,中歐之間應在以下方面繼續加強合作:
一是堅持相互開放,促進貿易與投資。當前的關鍵是,要將中歐經貿高層對話和中歐領導人會晤的一系列共識盡快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作為世界上重要的兩個貿易體,在反對保護主義問題上,中歐雙方應當做出表率,要繼續堅持相互開放市場,積極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與便利化,遏制保護主義抬頭,推動多哈回合談判進程。
二是重視彼此關切,加強對話與磋商。中方理解歐方在貿易不平衡等問題上的關切,采取了組織貿易投資促進團赴歐等積極步驟。同時,對于中方關注的歐盟放寬對華高技術限制和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等問題,希望歐方充分認識其重要性和緊迫性,通過現有工作組機制,采取更加積極務實的態度加以推動。
三是利用互補優勢,擴大交流與合作。中國和歐盟經濟互補性強,各有優勢,合作潛力巨大。雙方應擴大中小企業、節能環保等諸多領域的合作,創造更多商業機會,對中歐經濟振興和全球經濟復蘇作出更大努力。
記者:您剛才提到了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問題,這次對話是否涉及?
陳德銘:這是中方重要關切,也是本次對話“貿易與投資”議題的核心內容之一。雙方就此深入交換了意見。歐方認可中方取得的積極進展。雙方商定,近期舉行市場經濟地位工作組第五次會議,落實高層對話相關共識。
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成就有目共睹。歐盟應當改變簡單地從技術標準角度評判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做法,要從政治決策的高度看到市場經濟的具體形式是多元的,中國和歐盟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國情,市場經濟的內涵和宏觀調控的方式也不能是千篇一律的。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們看到,歐美發達國家紛紛采取了與以往不同的經濟調控方式,比如國家對銀行存款提供擔保、向壞賬嚴重的銀行注資、對特困的私營企業采取國有化等,這說明經濟的不同周期可以采取不同的宏觀調控方式。我們希望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給西方社會一個現實的認識,即市場經濟應該是不同階段、不同類型和多元的。歐盟不應對中國實行雙重標準,更不應據此對中國企業實施某些歧視性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