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部地區金融競爭力動態評價與分析
金融動態競爭力反映未來金融發展的潛力。測評分析所用的數據是靜態競爭力指標每三年的幾何平均增長率,具體計算公式為:三年平均增長率=3第N年數值/第N-3年數值-1我們按照前述關于金融競爭力靜態測評的步驟和方法,計算出西部各省區市金融競爭力動態的得分和排名,具體結果如表3所示。
(一)與2006年的排名結果相比,西部各省區市金融競爭力動態排名存在一定的波動,個別省份變化明顯
2007年,重慶、四川、內蒙古和云南位列前四,處于領先水平;貴州、陜西、廣西和青海緊隨其后,處于中游水平;甘肅、寧夏和新疆排名靠后,暫處下游水平,金融動態競爭力有待提升。從排名升降情況來看,云南和陜西兩省排名保持不變。重慶、四川和青海三省市排名上升,而內蒙古、貴州、廣西、甘肅、寧夏和新疆六省區排名下降。
(二)與2002年的排名結果相比,西部各地區金融動態競爭力主要變化
1.重慶、四川、內蒙古、云南和廣西排名上升
重慶排名震蕩上升,從2002年的第七名躍升至2007年的第一名。重慶自1999年成為直轄市以來,加上2007年被設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金融發展的潛力不斷增強。重慶排名上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金融效率和金融生態動態得分和排名的大幅上升,其中金融效率動態排名從2002年的第八躍升至2007年的第二,金融生態則從2002年的第四上升至2007年的第一。
四川排名呈現先降后升的趨勢,從2002年的第五逐步下降至2004年的第八,此后逐漸回升,目前暫列第二。從二級指標的得分和排名來看,2006年以前,四川的金融規模、金融效率以及金融生態的增長潛力均處于中下游水平。這和四川金融具有良好的基礎,金融數據的基數大,增長空間有限相一致。
但是2004~2007年,四川資本市場發展迅猛,其中股票成交金額和A股新開戶數的增速分別達到了271%和145%。不論是金融規模、金融效率還是金融生態潛力均有上升。內蒙古排名震蕩上升,從2002年的第八躍升至2007年的第三,從2004年起排名一直保持在前三位。“內蒙古現象”為其金融潛力的增加創造了條件,表現在二級指標的得分和排名上,就是金融規模排名的大幅上升,從2002年的第八躍升至2007年的第一,金融生態則基本在第一和第二之間。但是其金融效率的增長潛力波動較大。其今后的發展要注重提高金融效率,促使金融規模優勢進一步轉化為金融競爭力優勢。云南排名上升最快,從2002年的第十名躍升至2007年的第四名,其間2006年最高排名曾位列第三。
西部大開發以來,云南的經濟實力和對外開放不斷增強,資本市場發展迅猛。這給金融增長奠定了基礎。從二級指標來看,近年來,不論是金融規模、金融效率還是金融生態,云南的得分和排名均大幅上升,和2002年排名相比,分別上升了五位、六位和四位。廣西排名震蕩上升。從2002年的末位上升至2007年的第七,其間最高排名曾位列第五。2006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啟動,金融發展面臨新的歷史機遇。金融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得到空前重視,金融增長潛力巨大。從二級指標來看,廣西排名上升得益于金融規模和金融生態動態排名的上升。但是廣西的金融效率排名一直處于中下游的水平。廣西在今后的發展中需注重提升金融效率,促使金融規模和金融環境優勢進一步轉化為競爭力優勢。
2.貴州、陜西、青海、寧夏和新疆排名下降
貴州排名略有下降,2007年排名第五,比2002年下降一位。其間波動比較大,2005~2006年曾連續兩年位列前三,其余年份基本在第四和第五之間。從二級指標得分和排名來看,貴州金融規模和金融生態呈現下降趨勢。而金融效率動態評價得分呈現上升的趨勢。陜西排名大幅下降,從2002年的第一跌至2007年的第六。
陜西排名下降的原因在于金融各項指標的基數比較大、短期內增長緩慢。從二級指標得分和排名來看,陜西金融效率和金融規模的增長潛力落后,而金融生態增長潛力卻逐步上升。這說明近年來陜西的經濟金融環境有了顯著改善。在今后的發展中應當注意將環境優勢轉化為金融增長潛力上的優勢,以提升金融動態競爭力。青海、寧夏和新疆三省區金融動態競爭力暫處中下游水平。
從二級指標的得分和排名來看,青海的金融規模和金融生態增長潛力排名下降過快,但是其金融效率動態評價得分卻呈現震蕩上升的趨勢。寧夏的金融規模排名呈現上升的趨勢,但是其金融效率和金融生態均呈現下降的趨勢。新疆有所不同,不論是金融規模、金融效率還是金融生態增長潛力排名均呈現下降的趨勢。
3.甘肅排名保持不變
甘肅2007年排名和2002年持平,位列第九,其間最高曾升至第六位,最低跌至末位。從二級指標來看,其金融效率和金融規模的增長潛力震蕩下跌,而金融生態的增長潛力卻逐步上升。甘肅在今后的發展中應當注重提高金融效率,并將環境優勢轉化為金融增長潛力上的優勢,以提升金融動態競爭力。四結論本文從靜態和動態兩個方面,對西部各省區市近十年來的金融競爭力狀況進行了評價和分析。通過前述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西部金融發展迅猛,金融動態競爭力出現區域分化。經過近十年的發展,西部金融在量上突飛猛進,以銀行業為例,1999年西部地區的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為34331.23億元,2007年增加到105814.1億元,年均增長率達到15.1%。2007年末,西部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數占比為27%,從業人數占比為23%,資產總額占比為15%。就西部內部而言,盡管在金融靜態競爭力方面,西南和西北旗鼓相當,但是在金融動態競爭力方面則出現區域分化,表現為西南強,西北弱,西北各省份基本處于中下游的水平,而西南各省份則基本處于中上游水平,相對占優。
(2)西北地區的陜西和內蒙古優勢明顯。陜西金融靜態競爭力具有優勢,但是其金融發展潛力相對滯后。而內蒙古恰好相反,其金融靜態競爭力波動較大,目前暫處于相對劣勢,但是其未來發展潛力不容小覷。相信未來內蒙古也會在金融領域創造另一個“內蒙古現象”。西南地區的四川和重慶優勢明顯。四川憑借其良好的經濟金融基礎,金融競爭力排名始終保持第一。重慶憑借直轄市和成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優勢,金融潛力不斷增強。如果繼續保持增長的態勢,重慶市金融靜態競爭力很有可能超過陜西省。
(3)若干省份的靜態競爭力和動態競爭力不一致,如云南和廣西兩省區。云南省力圖再現昔日輝煌,近年來金融增長潛力巨大,但是金融靜態競爭力排名不盡如人意,始終在中游水平徘徊。廣西自北部灣開放開發啟動后,金融增長潛力巨大,但是其靜態排名波動下滑。云南和廣西兩省區必須將潛在的競爭力轉化為現實的競爭力,以實現經濟金融的良性互動。(摘自《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