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泰國華欣出席第12次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這是溫家寶步出會場。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國際時評
構建亞洲金融經濟合作的“血庫”
對東亞地區普通人來說,“清邁倡議多邊化”是一個頗為陌生,甚至是有些晦澀的字眼。然而,它卻是24日在泰國華欣舉行的第12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 (10+3)討論的重要議題。與會領導人表示將加快推進“清邁倡議多邊化”機制,爭取使其具體形式——亞洲區域外匯儲備庫早日運作,成為亞洲金融經濟合作的“血庫”。
分析人士認為,與會領導人的上述表態具有重要意義,因為亞洲區域外匯儲備庫的盡早建立對于東亞國家更有力地應對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復蘇,進一步推動亞洲地區的經濟合作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清邁倡議”發端于十多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當時,金融危機給亞洲許多國家帶來巨大損失,促使它們聯合起來加以應對。2000年在泰國清邁舉行的“10+3”財政部長會議通過倡議,決定建立基于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的區域救助機制。但是,這種雙邊互助機制比較松散,統一程度較低。
于是,對這一機制進行升級成為必需。2007年5月,“10+3”財長會議決定選擇自我管理的區域外匯儲備庫作為“清邁倡議”多邊化的具體形式。這就將原先松散的雙邊援助網絡提升為較為緊密的區域多邊資金救助機制。規模高達1200億美元的亞洲區域外匯儲備庫將由參與國共同出資建成,當某一參與國面臨流動性短缺時,可從儲備庫中借款,以應對危機。
建立區域外匯儲備庫是亞洲國家順應世界經濟形勢變化的明智之舉,反映了東亞國家合作的有效性。今年5月,東盟10國及中日韓三國財長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的亞洲開發銀行年會上,就儲備庫主要要素達成共識,包括規模及出資份額、出資結構、貸款額度、決策機制、經濟監測機制等,并決心在年內啟動這一被稱為“亞洲貨幣基金”雛形的機制。
區域外匯儲備庫建立后,將給東亞國家的金融合作提供一個可靠的平臺,也將成為國際金融救助機制的必要補充,必將提升東亞單個國家和整個地區的金融安全程度和經濟信心,對促進全球金融穩定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也將大有益處。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在落實“清邁倡議”多邊化的同時,地區經濟監測機制和亞洲證券市場建議也在加緊落實之中,它們對于促進亞洲經濟和金融安全也將產生積極影響。人們看到,雖然目前還有一些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如成立運作實體、制定借款標準等,但區域外匯儲備庫的誕生已為時不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