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是只“紙老虎”?市場靜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錘定音
●“對CPI上漲的預期,一方面來源于寬松的貨幣政策,另一方面也來自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
●“12月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月份,需要密切關注很多宏觀政策。”
●“寬松政策既是經濟‘回春藥’,又為日后通脹埋下沉重伏筆。”
按國家統計局月度數據時間表,明日,10月宏觀經濟運行數據將全面亮相,在第三季度GDP迅速回升至增長8.9%的暖風勁吹之下,市場的目光瞬間從“保八”轉向通脹。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研究員劉剛昨日在天津表示,雖然目前我國存在一定通脹預期,但尚不可能轉化為現實通貨膨脹,預計明年通脹壓力不會很大。這是官方最新的一次對通脹預期的“安撫”。
11月CPI要打翻身仗
根據農業部及商務部監測的數據,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預計10月份CPI同比增幅為-0.7%左右,將自2009年2月以來連續第九個月出現負增長。同時,隨著年底食品價格的季節性回升、非食品價格降幅的不斷收窄以及此后數月翹尾因素負效應大幅減弱,該中心維持11月CPI同比將轉為正增長的判斷。
交通銀行研究部高級宏觀分析師稱,雖然近期物價的回升幅度低于預期,但物價回升的趨勢已經確立,2010年我國物價將重回上升軌道,初步預計2010年全年CPI同比漲幅在4%左右。國家信息中心一位研究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CPI上漲的預期,一方面來源于寬松的貨幣政策,另一方面也來自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也需留意輸入型通脹。
不過,上述研究員表示:“目前大家對通脹有一種過分的焦慮情緒,這是不對的,因為我國經濟遠還沒到受通脹嚴重威脅的境地。不管流動性有多充裕,但目前物價仍處于負區間,而且根據我們的數據顯示,10月CPI同比降幅與上月相比收窄幅度并不大,近期物價回升幅度也低于預期。”
通脹預期被過度解讀
正如上述國家信息中心研究員所指出,近期通脹問題的確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不過,各大投行卻出人意料地紛紛調低對明年通脹的預期。率先發言的是渣打銀行,該行研究部主管王志浩將2010年中國CPI增長率由之前的4.5%下調至3.5%,判斷的依據在于,今年年初以來,價格的上漲幅度低于預期。王志浩稱,即便如此,渣打對價格上行趨勢的判斷在同行中仍屬于較為激進的。另外,渣打還將明年央行的加息次數預期從三次下調至兩次,分別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此外,預計明年年初央行還將動用人民幣信貸的量化指導措施。
而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王慶更公開表示,對2010年中國出現通貨膨脹的擔心大可不必,并預測2010年平均CPI增幅僅為2.5%左右。王慶認為,一方面今年以來廣義M2的強勁增長由于未計算家庭資產在現金和股票方面的配置變化而大大高估了貨幣擴張的真實速度。另一方面,較為疲軟的出口增長可作為中國產出缺口的一個替代指標,并將繼續構成對通脹壓力的強大抑制因素。
“12月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的月份,需要密切關注很多宏觀政策,如果沒有特殊變化,貨幣政策在明年上半年大調的可能性很小,我國中央一向重視政策的連貫性。”上述國家信息中心研究員說。
二次探底的深層隱憂
廣東萬隆11月9日一份機構報告稱,從深層次的經濟結構上來說,當前仍存在導致經濟二次探底的諸多因素。尤其是寬松政策的延續期過長,則這種探底的深度可能超預期。因此對于國內而言,當前最緊要的并不是GDP增長所標榜的政績工程,而是如何解開政策掣肘從而真正推動經濟模式轉型,從而盡快恢復經濟的內生性動力。
報告稱,目前全球經濟出現一定反彈,但實質性的經濟基礎沒有得到充分改善。主要表現在實體經濟復蘇乏力、新的經濟模式沒有形成、金融體系內生性動力沒有得到修復。尤其是對于國內來說,過于急功近利的追求短期效應,可能為后續復蘇埋下隱患。除經濟結構擔憂外,有機構更加擔心:“寬松政策既是經濟‘回春藥’,又為日后通脹埋下沉重伏筆。” (記者 李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