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新華網北京9月9日電(記者 何雨欣 倪元錦 江國成)隨著歐美等一些國家主權債務危機的陸續爆發,中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問題引起了國際和國內社會的關注。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銀監會于近日相繼表示:中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總體可控,將進一步加強風險防范。
為摸清地方政府性債務的基本情況,今年上半年,中國審計署對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進行了審計,根據其今年6月公布的審計結果,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107174.91億元。
根據審計結果,無論從債務結構還是償債條件看,中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總體可控。從債務規模看,如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全部轉化為政府償債責任計算,債務率為70.45%,低于100%的警戒線。
“從相關債務指標看,中國包括中央政府債務和地方政府債務在內的政府債務余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不到50%,遠低于發生債務危機的歐美國家。”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金融司司長徐林說,在中國出現政府性債務違約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中國銀監會相關負責人也介紹說,今年上半年,銀監會著力推進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的退出管理、合同補正、追加抵質押物、增提撥備和提高資本占用成本等任務,目前,平臺貸款風險整體可控。
“但也要看到,部分地區和行業償債能力弱,如個別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負擔較重,部分地方的債務償還對土地出讓收入的依賴較大,對這些存在的風險隱患,需要未雨綢繆。”中國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說。
的確,隨著審計部門摸清中國10萬億元地方政府性債務的基本情況,中國各方將更多的關注集中在了重視地方政府性債務的風險,并從清理整頓、規范監管的角度及時、有效地進一步防范風險。
今年6月,全國人大財經委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的關于2010年中央決算審查結果的報告中建議,依法健全地方政府舉債融資管理機制,規范地方政府性舉債融資行為,建立債務風險預警和償債機制。
中國社科院與財政部財科所7月聯合發布報告指出,債務危機是當前世界經濟一個具有普遍性的特征,美國、歐洲、日本等經濟體的主權債務問題日漸暴露;中國等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積累的大量隱性債務、地方政府債務也是一個長期威脅。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7月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明確,多年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較大,部分地區和行業償債能力弱,存在風險隱患,須引起高度重視。中國相關的政府部門也出臺措施進一步防范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
“從去年開始規定,列入全國財政收入百強縣的縣級及縣級以上政府投融資平臺公司,才能申請發行‘城投債券’,還規定,如果一個地方的累計政府性債務占財政總收入的比例超過100%,就不得再發行‘城投債券’新增政府性債務。”徐林說。
“正是有了這樣一些嚴格的規定,使得很多投融資平臺公司,難以滿足發行‘城投債券’的資格和條件,這在相當程度上控制了‘城投債券’的發行規模,也降低了‘城投債券’的風險。”徐林說。
徐林還說,為了控制地方政府“本屆發債下屆還錢”的道德風險,針對“城投債券”,還安排了專門的償債均攤機制,也就是將債券還本的壓力在債券存續期內進行合理分攤,避免在最后一年累積過大的還本壓力和風險。
中國財政部的相關負責人說,將妥善處理債務償還和在建項目后續融資,還款來源主要依靠財政性資金的公益性在建項目,除另有規定外,不得繼續通過融資平臺公司融資,應通過財政預算等渠道,或采取市場化方式引導社會資金解決建設資金問題。
“今后,將抓緊研究建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機制,將地方政府債務收支納入預算管理,逐步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管理規范、運行高效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中國財政部這位負責人表示。
中國銀監會的相關負責人說,下半年,銀監會將用科學的機制讓風險早暴露、早發現、可度量和早干預,嚴格,控制新增貸款風險。審慎開展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戰略合作,加強土地抵押貸款管理,切實根據現金流覆蓋情況分類計提風險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