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三.問題與建議
1.利潤率陷入長期下降趨勢
從1999年以來鋼鐵行業的毛利率變化情況看,總體呈現逐步走低態勢。1999-2003年大體維持在15%(煉鋼)和12%(軋鋼)以上,且煉鋼毛利率高于軋鋼毛利率,2005-2007年大體維持在9%-12%之間,煉鋼與軋鋼毛利率基本相當,2009年以來煉鋼和軋鋼毛利率進一步分別下降到3%-6%和6%-8%,且煉鋼毛利率下降更為明顯,主要原因是原燃料成本的大幅上漲所致。從歷史趨勢來看,鋼價雖然目前處于較高的水平,但行業毛利率卻呈階梯狀下降趨勢,成本增長造成的利潤率降低對于行業的長期成長非常不利。
1999年-2011年煉鋼及軋鋼行業毛利率
從長期成本運行趨勢看,噸鋼生產成本呈反復攀升趨勢。目前噸鋼成本相對于1999年上升了40%左右,目前仍處于2009年以來的新一輪成本上升周期當中。
1999年以來噸鋼成本變化情況(元/噸粗鋼)
從短期成本趨勢看,鋼鐵生產成本高企趨勢未見改觀。6月份,我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0.5%,環比上漲0.2%;燃料動力類價格同比上漲12.0%,較上月提高了0.3個百分點;6月末,進口鐵礦石、國產鐵精礦、煉焦煤和冶金焦價格與上月基本持平,廢鋼價格繼續上漲,在鋼價回落的情況下,原燃材料價格仍然保持高位運行趨勢。
2.嚴格控制產能擴張
1-6月份,我國粗鋼日產水平處于歷史高位,其中4、5、6月份單日產量數次刷新歷史新高,給鋼材市場帶來進一步的銷售壓力。展望下半年經濟形勢,宏觀經濟調控任務仍然十分嚴峻,總體經濟、工業生產繼續回落將不可避免。
具體到鋼鐵行業,下半年市場需求主要有保障房、高鐵、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三大領域支撐,因此,市場供需矛盾相比去年同期將明顯減輕,這在客觀上有利于鋼鐵行業的穩步健康發展,由于以上需求的增加屬于中短期因素,從長期發展來看,當前鋼鐵行業的首要任務仍是控制產能和防止庫存積壓,加快結構調整和行業整合,因此,鋼鐵企業應堅持按需組織生產,保持國內市場供需基本平衡和鋼材價格的平穩運行。
3.繼續推動行業整合
今年以來,我國煉鋼企業數比去年同期大幅度減少,6月份煉鋼企業為290家,比去年年底減少近60家,說明鋼鐵行業整合進入到成熟期和加速期,企業整合中面臨的問題在得到逐步解決和努力探索。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注意兩點:一是加強調研,防止小規模企業通過名義上的聯合繞過國家產業政策,真正實現行業集中度的提高;二是繼續推進行業兼并重組,使行業集中度向國際標準看齊,達到規模經濟效益,提高行業總體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談判能力。
4.節能減排政策執行力度不放松
從行業節能減排任務的完成情況來看,2009年以來由于產業政策執行力度加大(節能減排成為地方約束性指標),無論在噸鋼能耗、污染排放方面,還是淘汰落后產能方面,鋼鐵行業都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這說明,政策能夠嚴格有效的執行是節能減排任務能否完成的關鍵,下一步仍應繼續嚴格執行相關產業政策,使之制度化和慣例化。
2005年以來煉鋼行業節能減排進展
指標名稱 |
噸鋼能耗(千克標煤) |
噸鋼耗水(噸) |
總二氧化硫排放(萬噸) |
淘汰落后產能:煉鐵(萬噸) |
淘汰落后產能:煉鋼(萬噸) |
639.26 |
6.74 |
|
|
|
|
2007 |
624.43 |
5.64 |
|
|
|
2008 |
630.11 |
5.05 |
76.90 |
|
|
2009 |
619.40 |
4.40 |
73.13 |
2,113.00 |
1,691.00 |
2010 |
604.60 |
|
66.70 |
3,524.00 |
876.00 |
“盈利水平低、低端產品多、生產分散”已經成為目前鋼鐵行業面臨的首要發展瓶頸,在下一步的政策調控中,需要針對這些痼疾,從技術引進、項目安排、總體規劃方面,推動我國鋼鐵產業向產業鏈高端發展,解決困擾行業發展的長期難題。技術方面,著手出臺和完善技術引進和技術創新鼓勵政策,推動企業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加快推動產業升級;項目安排方面,出臺相應的融資政策,規定貸款只能用于結構調整、新品研發、節能減排等項目建設;總體規劃方面,在堅持控制總量、淘汰落后、聯合重組、技術改造的原則基礎上,打造精品鋼鐵基地,把好技術關,推進鋼鐵產業向精深加工和產業鏈高端發展。
6.加快技術進步,改善進出口結構
提升我國鋼鐵行業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是依賴技術進步改善進出口結構。第一,通過產品升級換代,可以減少一些我國目前不能生產的特種鋼材的進口;第二,通過高新鋼材產品開發,可以有效擴大高新鋼材產品的出口,解決國內市場的供求矛盾;第三,通過技術進步改造,可以實現對常規產能的替代,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大對我國鋼鐵行業技術進步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大對先進技術的引進力度;二是支持企業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鼓勵自主創新;三是鼓勵企業與跨國公司開展合作,共享技術和建立聯合科研機構,以市場換技術。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