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商務部專家:低速增長是對中國外貿的自動防護

2012年07月23日13:29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建設創新型 外貿戰略 外貿發展 商務部研究院 中國對外貿易 自動防護 中國產品 我國外貿 外需 加工貿易

作者:張莉

外需減弱、成本上升和進口存在的結構性制約導致今年以來我國外貿呈現低速增長。不過,外貿的短暫低迷并非是件壞事,特別是在世界經濟的調整期,低速的穩定增長反而能對中國外貿形成“自動防護”,利于企業把握市場發展方向,正確規劃投資和生產,促進更加均衡、更富效率、更具活力的對外貿易發展格局盡快形成。

在世界經濟的調整期,低速增長反而是中國對外貿易的一種“自動防護”。

三因素造就中國外貿低速增長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我國進出口、出口及進口總額分別增長9%、11.3%和6.3%,較5月分別減少了5.1、4及6.4個百分點。1~6月,我國外貿進出口、出口及進口總額分別增長8%、9.2%及6.7%,波瀾不驚的增幅顯示中國外貿在2012年會保持一個“低速增長,小幅波動”的態勢。分析來看,形成當前中國外貿低速增長格局有三大主因:

一是外需減弱。我國主要貿易伙伴美國、歐盟、日本陷入增長困境,擴大再生產及消費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對中國產品的市場需求明顯減少。2012年1~6月,我國對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出口分別增長了13.6%、-0.8%和8.1%,分別較上年同期降低了3.3、17.9和15.6個百分點。歐美日傳統市場在我國出口中所占比重為42.1%,對三大市場出口的不振成為我國外貿呈現低速增長的最主要原因。

二是國內成本上升導致外商投資和加工貿易減少。我國對外貿易的50%為外商投資企業貢獻。2012年上半年,我國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總數同比下降13%左右,外資增量不足直接影響了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增長。此外,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僅增長4.3%,占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35%,比重減少1.2個百分點,加工貿易對進出口貢獻持續減小。

三是進口存在結構性制約。盡管我國采取了積極擴大進口戰略,但近幾個月,進口持續低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國內部需求不振,企業投資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則是我國正處于提高科技研發和創新水平的關鍵時期,但目前美歐日皆對我國設立了出口管制,導致我國有著大量需求的高新技術產品進口難以得到滿足,2012年上半年,我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口僅增長2.3%,這與我國作為工業化中期國家的發展實際是極不相符的。

低速增長實為“自動防護”

不過,在世界經濟的調整期,低速增長反而是中國對外貿易的一種“自動防護”。從經濟學理論來看,低速穩定型增長比高速波動型增長對經濟發展更為有利。穩定增長有利于企業把握市場發展方向,正確規劃投資和生產,避免經營風險,而波動型增長則不利于企業制定發展戰略,從而影響企業投資和布局。

另外,在我國外貿低速增長中,其實還有一些亮點值得重視。一是標志我國自主創新水平的一般貿易占比繼續提高,2012年上半年,一般貿易占我國外貿總值的53%,較去年同期提升了0.4個百分點;二是新興市場占我國對外貿易的比重繼續提高,2012年上半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我國對俄羅斯、巴西、南非的進出口分別增長了21.7%、11.8%和36.5%;三是中西部地區出口增勢強勁,今年上半年,重慶、河南、四川和江西等中西部省市的出口增速分別為250%、91.6%、74.7%和54.1%,明顯高于同期我國出口總體增速。

海關總署指出上半年我國對外貿易的幾大特點,即進出口溫和反彈、貿易方式持續改善、貿易伙伴趨向多元化、貿易主體格局更加合理、出口商品結構有所優化、進口商品結構良性變動、貿易價格條件有所好轉。這幾大特點也可以推導出一個重要的結論,即中國外貿進入調整轉型期。其調整方向就是形成更加均衡、更富效率、更具活力的中國對外貿易發展格局。

從世界經濟發展的特點來看,此輪經濟危機暴露了發達國家經濟制度本身存在的問題,需經過調整才能實現再振興。但調整不是短期內可以做到的,需要一個過程和周期,因此,短期內外需減弱仍是中國外貿的主要挑戰。其實,發達國家的調整期,也是我國的戰略機遇期,明智的中國外貿發展戰略應該順應市場規律,在市場調整期,要避免在數據變化上做文章,以長遠的眼光來謀劃當前的對外貿易發展戰略,集聚發展的內生動力,推進對外貿易結構的調整和轉型。尤其在三個方面要盡可能實現突破:一是將對數據和數量的考核轉向對質量和能力的考核;二是制定與建設創新型國家相適應的進口戰略;三是形成貿易與產業相協調、政府服務與市場調控相結合的對外貿易發展新戰略。要凝聚共識,增強信心,通過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提升中國對外貿易的質量和水平,形成中國對外貿易的競爭新優勢。

(作者系商務部研究院外貿戰略研究部副主任)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