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農村建設模式將各具特色
第21屆全國各省市區研究中心主任聯席會議在京召開,研討主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副主任張玉臺發表致辭
“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模式將各具特色,不可能千篇一律。”這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副主任張玉臺15日在第21屆全國各省、區、市及省會城市、中心城市研究中心主任聯席會議上發表的觀點。
會議于9月15日至17日在京舉行。在15日的開幕式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副主任張玉臺發表致辭。
張玉臺指出,研究中心是各級政府的參謀和助手,在政府決策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研究中心主任聯席會議已經成功舉辦了20屆,成為全國政策研究工作者溝通情況、交流思想、分享經驗、增進了解和友誼、謀劃未來的重要平臺,在提高政策研究水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張玉臺說,“十一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本屆年會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研討主題,緊扣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抓住了全黨全國工作的重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就全國而言,新農村建設是共同的歷史任務,根本目標是一致的,但由于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同,“三農”現狀差異很大,因此,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模式將各具特色,不可能千篇一律。
他表示,通過本屆年會的深入研討和廣泛交流,大家可以相互啟發、相互借鑒、豐富思路、攜手共進,必將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推進新農村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決策基礎,做出應有的貢獻。
張玉臺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將進一步加強與各地研究中心的聯系與合作,共同開展新農村建設等重大問題和難點問題的課題研究,使政策咨詢研究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北京市副市長牛有成代表北京市政府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他在向與會代表介紹了北京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做法、重點工作和初步成效后,提出了對新農村建設的幾點思考:
第一,如何從操作層面上把握新農村建設這樣一個有機整體。在新農村建設中,我們既要注重發展農村生產力,又要注重調整農村生產關系;既要注重農村經濟發展,又要注重農村政治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在工作當中,如何把握新農村建設的“軟件”建設與“硬件”建設二者之間平衡,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第二,如何建立新農村建設的長效機制。新農村建設不是一時一事的權宜之計,在工作中必須尊重規律,注重建立長效的投入機制、管理機制和推進機制。
第三,如何通過深化改革來發展和實現農民利益。目前,農村地區的落后面貌是由于長期形成的二元體制對農民限制過多、服務過少,公共資源分配不均衡,農村投入比例過低等原因造成的。解決這些問題,不僅僅是簡單地增加投入,更多的是需要通過深化改革才能實現。
第四,如何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農民主體作用。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培養和塑造新時期的新農民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基本要求和最終目的。如何在發展農村經濟、改善農村環境的同時,有效提高農民的自身素質,改變農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韓俊在會上作了有關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專題報告,提出新農村建設需要處理好八個方面的關系。
各地代表在座談討論中介紹了本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做法和經驗,對涉及新農村建設的若干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提出了今后加快新農村建設的總體思路和政策建議。
會議還安排各地代表到北京市懷柔區參觀考察,聽取懷柔區政府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做法和經驗介紹,并實地考察了渤海鎮綠色生態餐飲走廊和莊戶村新農村建設實踐。
來自全國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省會城市、中心城市研究中心的35名代表出席了會議。(中國經濟時報 記者李希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