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2000年,北京大學率先進行碩士生兩年制試點,其他高校紛紛跟進,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從2002年開始,先后在部分學科專業進行學制改革,實行彈性學制;武漢大學從2004年全面開始推廣兩年制,提出了一個“以兩年制為基礎的彈性學制”的概念。但是,面對輿論對兩年制研究生質量的質疑和反思,中山大學和中南財經大學等高校最近又開始對碩士生學制進行“逆向調整”,重回三年制。
新京報:雖然我們不同意碩士研究生的總體質量已經開始下降的說法,而且認為碩士研究生就業難主要是結構性過剩問題。但是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樣,碩士研究生總體質量正面臨下降的潛在趨勢。為了防止碩士研究生質量下降,是不是有必要適當限制招生規模,而且重回三年制呢?
袁本濤(清華大學教研所教授):碩士生的培養是實行兩年制還是三年制,關鍵要根據不同的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對象的情況來定,不必一刀切。另外,提高碩士生質量實際上有其他方法可供選擇,比如加強對招生機構資質的審查與質量評估,鼓勵企業參與碩士生的培養,更新碩士生教學內容,建立招生機構自我約束機制,調整專業結構等。
陳洪捷(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教育與人類發展系主任):碩士研究生學位由終結性(連接本科教育階段與職業生涯)變為過渡性(連接本科教育階段與博士教育階段),是國際潮流。碩士學位變成過渡性之后,學制由主要為三年壓縮成主要為兩年,不僅可以節約教育資源,而且可以使碩士培養目標清晰化。重回三年制不僅可能耽誤碩士生就業機會,而且無助碩士生培養目標的清晰化。我們現在應該著重探討的是,應如何因時調整研究生教育的科類結構、類型結構,提供更多的應用型專門學位。
新京報:說到改革碩士生課程設置,這實際上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一是因為教師知識更新需要時間,二是幾乎不可能事先預知今后社會的知識需求。有沒有辦法建立一套進行課程設置時可以憑借的參照系呢?
陳洪捷:一些發達國家做過一些有益的嘗試。比如它們選定一群畢業生,每到他們畢業之后的一個時間點(比如3年、5年和10年),會通過調查問卷,了解他們對讀書期間所獲知識和技能的認識情況(比如剛畢業時他可能感覺所學到的某種技術對他職業的發展更有用;3年之后,可能會感覺學校賦予他的知識結構更有用;5年之后又會感覺他所獲得的一些能力更有用)。通過長時間的連續跟蹤研究,便可以大致了解什么樣的知識對學生今后不同時期的職業發展可以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從而為新課程的設置提供有益的參考。我國目前類似的研究很不夠。
新京報:那么,又應如何建立招生機構的自我約束機制呢?
袁本濤:簡單而言,就是讓招生機構真正擁有自己的學位品牌,具有各自的學位授予權,從而使培養機構真正為它們授予的學位負責。如果一個招生機構授予的學位經過市場考驗,被認為是質量不合格的,愿意花錢費時去拿它的人自然就會減少,從而最終迫使招生培養機構提高自己的培養水平,加強畢業把關。隨著招生機構的增多,加強評估、引入淘汰機制是非常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