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重磅推薦:高校教師工資收入真相大揭秘

2010年11月11日10:40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高校教師 工資收入 教師收入 教師工資 工資分配 高職高專 學校 一般高校 本科院校 特殊津貼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

近日,被學生親切稱呼為“根叔”的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再次直言不諱地說:“僅僅靠國家規定的工資收入,高校教師的待遇就太差了?!贝搜砸怀?,立即在網絡上掀起一場口水大仗,一部分人認為言之有理,中國高校現行的工資制度確有改革的必要,一部分則冷嘲熱諷,說高校教師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相比起那些低收入階層來說,高校教師的收入已經不算低了,甚至算得上是高收入階層。那么,對于近百萬中國高校教師來說,他們的收入到底是高還是低呢?筆者以為,粗暴的斥責和無理的謾罵都無濟于事,親身經歷的調查了解,冷靜客觀的理性分析,才是我們解開高校教師工資收入的一把最有效的鑰匙。

在分析“高校教師工資收入”這一命題時,我們必須澄清一些基本概念。首先是“高?!?,我們在此選擇通行的說法,即從事大學專科以上教育的學校,包括部屬重點院校、省屬院校、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學校等。其次是本文所指的教師,不僅包括在教學一線的教師,還應包括工作學校的行政及教輔人員。最后界定“工資收入”的內涵,筆者認為應該不僅包括國家統發的工資,還必須包括學校所發的校內工資(俗稱獎金或業績金),以及教師私底下創收獲得的收入。

衡量高校教師收入的高低,必須將其放在特定的縱橫向坐標軸上。從縱向比較來說,高校教師的收入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一是80年代,教師工資和工人農民的工資靠擾,每月也就是三四十塊錢,教師的其他收入較少。82年后參加工作的大部分教師,他們的收入也就四十塊錢左右的水平,而且這個水平很多年都沒有大的變化。二是90年代,此時由于物價的上漲,教師的工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從幾十元提高到幾百元,但其中的差別開始拉大。筆者1995年在武漢的一所??茖W校任教,第一個月的工資是157元。一年后轉正,工資加其他收入加起來,也就400元左右。而此期工齡長的教師可以拿到700至800元。三是2000年代,此時的工資收入有較大提高,從之前的幾百元提高到一兩千元。以武漢某部屬重點高校為例,剛參加工作的博士工資單上拿到手的才1000多,另加上校內獎金和年終獎金(包括課時費和科研獎),每年的收入大概在4萬左右。在此筆者愿意透露一條真實的信息,我的師兄是武漢某重點高校的教授,我看過他的工資單,應發工資每月2900元,實發工資每月1900元,再加上每個月2000左右的崗位津貼以及年終獎(含科研獎、課時費及研究生費)20000元,這就是他在學校所得到的收入。而此時的他,已經在高校工作十余年,已是40有余的人了。

再看橫向的比較。這一比較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中國與外國的比較,另一類是中國內部的地區比較。從前者來說,中國高校教師的收入不但大大低于西方發達國家,甚至其收入也比不上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這其中當然有種種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卻是建國后我國工資分配體系中強調知識分子與工人農民的平等性,其后果便是高校教師的收入長期與工人農民的收入持平。然而我們在強調平等性的同時,卻忽略了高校教師在獲得教職之前的長期投入?,F在的高校教師,大部分具有博士學位,在參加工作前都已經長達20余年的艱苦學習與長期付出,然而等到他們走上工作崗位時,他們能拿到的不過區區兩千多元。2006年,筆者曾赴北京大學公干,與北大青年教師聊天,他們紛紛訴苦說每月才2000多,而我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同學所有收入加起來才2000多。相對于北京高企的房價與較高的消費水平來說,高校教師的清貧由此可見一斑。著名主持人阿憶曾經抱怨過自己在北大的工資太低,才4800元,竟然很多人不信,以為是故意瞞報,而殊不知這4800元中,還包括一個月1000多的培訓班津貼。而這并不是經常有的,由此可見,那些享受不到“特殊津貼”的青年教師的收入該有多低。

此外,我們還要考慮到中國地區收入的差異因素。由于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各地經濟及工資收入也千差萬別??傮w上說,東部長三角及南部珠三角地區工資收入較高,中西部地區則較低。打個比方,發達地區一個講師的收入可能與中西部地區一個教授的收入相當。以筆者知曉的廣州某省屬高校來說,講師的財政統發工資是3500元,副教授4500元,教授6000元,但這些并不能全部拿到,扣除各種費用后,實際拿到手的分別是2800元、3400元和4800元左右。當然,再加上校內工資、住房補貼和公積金,講師大概一年可以拿到6萬左右。而我的一個朋友,是長春師范學院的系主任和教授,他一年的收入也就6、7萬左右。從這個意義上說,發達地區的高校教師比欠發達地區的教師收入要高出不少。

在進行縱橫向比較后,我們再來仔細分析高校教師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一般來說,高校教師的收入包括三個方面:國家統發工資、校內工資和個人創收。從國家統發工資來說,由于地區經濟的差異,政府在制定高校教師財政工資時肯定要依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而定。以筆者較熟悉的湖北省和廣東省為例,湖北省的統發工資普遍較低,教授的基本工資也才2900元,而廣東省教授的基本工資在6000元以上。據說廣東省還不是最高的,浙江、上海、江蘇和重慶的高校教師工資更高,但因為筆者對此不熟,沒有確切的數字,故而不作為論證的依據。之所以有這樣大的差異,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地區發展水平的差異。有些地方,盡管國家給出了政策,但地方政府拿不出錢來,所以只能是降低工資標準;另一個則是部屬院校與省屬院校之間的差異。部屬院校主要依賴教育部的撥款,而省屬院校可以從省市地方政府獲得較多的資金支持。由此帶來的后果是,同一座城市,部屬院校的工資標準大大落后于省屬院校。這一現象在中國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普遍存在。坊間有戲言云:“部屬院校不如省屬院校,省屬院校不如市屬院校?!边@一戲言從某種程度上說是真實可信的。

從校內工資(獎金)來說,其基本構成有三個部分:崗位津貼(含職務津貼)、課時費和科研獎。崗位津貼基本按職稱和職務來評定,但差別不大,課時費主要看課時的多少來計,據筆者所知,除深圳大學外,一般高校單節課時費普遍不高,這也是大部分教師對上課掙課時費興趣不高的主要原因。但并不能由此說明高校教師的校內工資差不多,差距最大的主要在職務津貼和科研獎勵方面。高校教師中有一部分人,他們既是教師,又是領導干部,這樣“雙肩挑”的人他們的崗位津貼比一般教師要高出不少。此外,最大的差距來源于科研獎勵。近年來,隨著各高校對科研方面的重視,高投入與高獎勵成為應有之義。大部分高校都有明確規定,只要為學校帶來高額科研經費(含縱向和橫向經費),則會有較高的科研獎勵,有的教師因為科研經費高,甚至每年能夠拿到幾十萬到上百萬的獎勵。應該說,這部分教師是高校教師中的有錢一族,他們有能力購買豪宅豪車,這一群體的所作所為也容易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然而這樣的教師在高校畢竟只是少數,而且主要集中在應用性較強的工科領域,這樣的人數在每所高校不會超過5%。而對于以文科為主的高校和從事文科教研的高校教師來說,高額的科研獎勵對于他們來說只能是望月興嘆。

既然教師的校內工資由學校發放,則發放的多少與學校的收入緊密相關。學校收入高,則教師的平均收入高。而學校的收入主要來源有五塊:國家所撥教育經費、學費收入、學校自主爭取到的科研經費、上級專項經費以及學校創收。從國家所撥教育經費來說,相對于高校來說是遠遠不足的,甚至是杯水車薪。以武漢某部屬院校為例,國家每年所撥經費為2.1億,而該校教職員工近10000人,國家所撥經費連教職工的基本工資都不夠,如何維持學校的日常開支?從學費來說,按每個學生每年5000元的學費收入來看,其數額也遠遠不夠一所大學的日常開銷。據筆者所知,一所四萬人以上的高校,其每年的基本開銷在10億元以上。為此高校只有在科研經費和其他創收上下工夫,做文章。在這方面部屬重點院占據先天優勢,它們可以在科研項目申請,與企業科研合作,招收研究生(含課程班)等方面獲得較高的收益。不過,由于部屬重點院校普遍人員眾多,分攤到每個人頭上,則所獲并不多。這也是部屬院校員工最叫苦不迭的地方。廣州某重點大學教師節發慰問金,每人區區兩百元,引來教職工的一片怨氣,校長卻振振有辭地說:“我們學校一萬教職工,每人兩百便是兩百萬,已經不少了?!?/p>

但抱怨歸抱怨,部屬重點院校教師卻很少跳糟到層次較差待遇相對較高的高校,原因在于高屬院校的教師更容易獲取工資以外的收入。這便是筆者要談及的第三個問題,高校教師的個人創收。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名牌高校的教師在校外創收方面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主要表現在:教師在學科領域容易獲得較高的聲譽;教師在申請科研項目與企業合作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教師在校外演講、講座、培訓等方面獲得更多的資源。然而我們也應該注意到,能夠做到名利雙收,獲取較多個人創收的教師畢竟只是少數。拿北京大學來說,有些教授開高檔汽車,在威海買別墅,但對于大部分普通教師來說,他們依然要為每天的柴米油鹽奔波。而對于省屬高校和地方院校來說,能夠獲得這樣的機會則是少之又少。媒體喜歡關注幾個拿天價出場費的明星教授,又有誰來關心那些生活在低層的普通教師呢?

中國高校教師工資普遍不高是事實,但每當這個問題被提及時,總會引來這樣那樣的質疑,他們還有創收啊,他們的灰色收入可不少。然而任何一個在高校待過的人,或許都會明白,即便想創收也不是那么輕松簡單:到校外上課,課時費一般是比較低的(少數教授除外):想搞科研,項目是非常難以申請到的;想寫文章,很多刊物是要版面費的。想出外演講、講座或培訓,機會是很少的。如此算來,大部分教師還是依靠學校發的那點錢生活,而不是有多少灰色收入或個人創收。由此導致的后果是,一方面,社會輿論在媒體引導下認為高校教師是高收入人群,以為他們都像郎咸平、張維迎這樣的明星教授一樣擁有高收入;另一方面,生活在高校的大部分普通教師們內心卻充滿著抱怨和無奈,多少年的寒窗苦讀,換來的只不過是僅夠生存的一點工資,面對高企的房價更是只有望洋興嘆。有些不明真相的人還以為高校教師能享受福利房待遇,殊不知,福利分房對于高校教師來說已經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在巨大的生存壓力下,許多教師被迫選擇了在校外兼職或尋找遠離學術的撈外快。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天高校教師不專注于學術而忙于撈外快的呢?恐怕還是中國大學的“工資+自己創收”的薪酬制度,正如著名學者熊丙奇所言,“帶來的嚴重問題是功利學術以及所有教師對教學任務的淡漠,每個人都為五斗米折膘,為‘創收’已經不擇手段”。高校教師作為社會精英,當他們的才智不能為他們換回體面的收入時,利用才智來創收便成為幾乎惟一的選擇。曾經有學者提出解決的“病方”:“加工資遠不如開除幾個創收的教師更有效。現在的高校又不擔心招不到老師,只要放低文憑門檻,總能維持學校的道德門檻?!钡f實話,說出這樣話的人要不是對高校缺乏了解,便是別有企圖了。如果不從根本改革中國大學的薪酬制度及嚴格的準入制度以及考核監督制度的話,以為只需要采取殺雞駭猴的手段便可以實現大學教育的好轉的,那無異于癡人說夢!當大部分高校教師面對著不入流的工資水平,又何談什么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夢想?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新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