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隨著期末考試的臨近,焦慮情緒又開始蔓延,一些不淡定的家長親自上陣使用“非常手段”,而不少學生利用微博轉發“保過符”求“不掛科”。
近日一名初一男生的爸爸到北京市中小學心理咨詢中心訴苦,說學校老師不講究教學方法,不通情理,造成孩子不喜歡上學,鬧著要轉學。咨詢師了解之后發現,問題出在家長身上。原來這名學生的爸爸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經常去跟老師“套近乎”,給老師送各種小禮物,每到期末的時候就設法從老師那套點考試題,回家讓孩子準備。因此孩子在小學階段成績一直不錯。但上了初中之后,老師們都不吃這一套,家長送的禮物都被退了回來。而且由于學習科目增多,任課老師也多了,爸爸覺得“搞不定”了,孩子抱怨“沒法考試”,嚷著要轉學。爸爸束手無策,只好求助心理老師。
專家提醒溺愛孩子的家長們: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家長不要“包辦”。要讓孩子學會直面困難,不要怕他們受挫。另外,學生和家長都應該明白,考試是為了檢驗自己所學的知識哪里還存在漏洞,以便及時補救,這對進步本來是有益的,如果弄虛作假,反而把自己蒙蔽了。
除了不淡定的家長,著急的學生也不少。近來微博上轉發最熱門的就是“保過符”:有的是“佛腳”的圖片,取意“臨時抱佛腳”;有的是動漫版“考神”,據說寫上自己的考試科目轉發后就會得到考神的保佑。學生們紛紛轉發以求“不掛科”。
心理咨詢中心的老師介紹,這幾天來咨詢的還有不少想轍逃避考試的。有的學生穿著單衣站在門外,想讓自己生病發燒,逃過考試;有的學生不去上學,堅決罷考。老師建議家長,期末給孩子制造寬松的環境,不要給他們制定此次考試要提高多少分的目標。(記者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