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問:這次公開選拔校長主要有哪些程序?
答:根據工作方案規定程序,這次公開選拔主要有5個階段。
一是公開報名。通過登陸教育部公開選拔直屬高校校長報名系統報名,2個職位可兼報,教育部公開選拔直屬高校校長工作辦公室負責資格審查。
二是職業素養綜合評估。遴選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對報名人員履行崗位職責應具備的素質能力進行綜合評估,每個職位視情況遴選出3至5名面試人選。
三是面試。面試采用競職演講、考官提問和民意測驗的方式進行。面試設在職位所在高校,學校干部師生代表全程旁聽并進行民意測驗,以投票方式推薦2至3名心目中合適的校長人選。為深入了解人選有關情況,面試結束后,遴選委員會主任、副主任集體與每位面試者進行面談。
四是差額考察。每個職位由遴選委員會主任、副主任按1:2的比例集體研究提出考察人選,實行差額考察。由公選辦公室組成考察組,深入到考察對象所在高校廣泛聽取意見,全面了解考察對象的德能勤績廉等方面的情況。
五是決定任職人選。教育部黨組討論決定擬任人選,并通過教育部門戶網站和職位所在高校校園網進行公示,公示結束后履行任職程序。
問:這次公開選拔校長主要有哪些特點?
答:此次公開選拔校長有以下三個突出特點:
一是遴選專家組成體現廣泛性和代表性。遴選委員會由主管部門、高校領導和公選職位所在學校代表等三方面人員組成。遴選委員會主任由教育部分管高等教育的部領導擔任,副主任均為直屬高校黨委書記、校長和高校干部管理部門負責人,24名遴選委員會成員中有20名來自學校方面,占遴選委員會成員總數的83.3%。遴選委員會成員既有熟悉高校情況、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又有熟悉校長崗位要求、具有豐富工作經歷的黨委書記和校長;既有熟悉行業特色的國內著名院校負責同志,又有熟悉學校情況的校內干部師生和校友代表;既有主管單位組織人事部門負責同志,又有地方黨委組織部門負責同志。遴選委員會的組成既涵蓋了校內各方面代表,又保證了由同行專家選人,充分體現了廣泛性和代表性。
二是遴選工作過程體現客觀性和科學性。職業素養綜合評估、面試和面談階段的工作辦法、評分標準均由遴選委員會主任會議集體討論決定;面試試題由遴選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命制,建立臨時題庫,并在面試前由遴選委員會主任隨機抽題并經集體討論形成一致意見后確定;面試人選和考察人選由遴選委員會主任會議集體研究確定。遴選委員會作用的充分發揮,切實保證了遴選工作的客觀性和科學性,提高了選人用人的公信度。
三是公選程序和方式體現改革創新精神。在面試人選的產生上,由遴選專家通過職業素養綜合評估對報名人員履行崗位職責應具備的素質能力進行分析評價,確定面試人選。在面試形式上,采取面試、民意測驗和面談相結合的方式,對面試者進行全面深入的測評。面試與面談的有機結合,增加了干部考評的深度與廣度。在面試試題的命制和產生方式上遴選委員會發揮決定作用。在考察任職環節,推行差額考察、任前公示、試用期制等。
問:如何保證這次公選的公開公平公正?
答:為保證此次公選的公開公平公正,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擴大民主。堅持把面試和組織考察作為擴大民主的著力點,廣泛聽取干部師生的意見,積極疏通干部群眾參與的渠道。在面試環節,組織職位所在學校教師干部代表和學生代表參加,并進行民意測驗。參加民意測驗、組織考察的干部教師代表涵蓋了學校各個層面,充分體現了代表性原則。民意測驗結果作為確定考察人選的重要參考。強化深度考察,將考察范圍延伸到考察人選工作過的部門和分管部門,深入聽取意見。
二是公開透明。著眼于增強公開性和透明度,通過新聞媒體廣泛發布公告,讓干部群眾對怎樣用人、用什么樣的人,做到早知情,心中有數。同時,對報名情況進行公開,對面試人選進行公示。實行考察預告制、任前公示制和試用期制等,使干部群眾能夠及時了解公選工作進展情況。
三是公平競爭。公選工作嚴格按照工作方案和遴選委員會主任會議討論產生的《公開選拔校長職業素養綜合評估辦法》《公開選拔校長面試試題產生辦法》《公開選拔校長面試、民意測驗和面談辦法》《公開選拔校長建議考察人選產生辦法》進行,對所有參與者都堅持一視同仁,確保競爭環境的公平。
四是強化監督。為保證公選工作順利進行,專門成立了監督組。監督組由教育部紀檢監察部門以及學校紀委等部門有關人員組成,對公選進行全程監督。面試、面談進行現場錄像,留用備查。
問:如何評價這次公開選拔校長試點工作取得的成效?
答:這次公開選拔校長工作初步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是對大學校長選拔任用模式進行了有益探索。這次公選校長進行了諸多探索創新,實現了“三個率先”:率先采用海內外公開選拔,率先采用行家遴選,率先采用面談形式。這些探索為完善大學校長選拔任用辦法和改進干部考核考察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二是拓寬了選人用人視野。面向海內外開展公開選拔,豐富了大學校長選拔任用方式,拓寬了選人用人視野。在符合條件的報名人員中,來自地方高校和黨政機關的報名人員占報名人數的近70%。在最終任職人選中,經過綜合比選、量才適用,東北師范大學校長由校內產生,西南財經大學校長由校外產生。
三是提高了選人用人公信度。公開選拔通過資格審查、職業素養綜合評估、面試和民意測驗、面談、組織考察等多重考核,保證了選人用人質量。民意測驗、面試人選公示、考察預告以及擬任職人選公示等做法大大增強了群眾認同度,提高了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公選產生的兩位校長人選,年富力強,教學科研管理經驗豐富,工作業績突出,在業內均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較好口碑。
當然,我們在看到這次公開選拔校長試點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時,也清醒地認識到有些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比如,報名人員的總體質量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公選操作周期還可以進一步壓縮等,我們將在未來的工作中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