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多學三年仍難就業考研為何仍然火熱
專家把脈
5日,全國各地奔赴2013年碩士研究生考試考場的考生達到180萬之眾,今年已是全國考研人數連續第4年增幅超過10萬人。一邊是研究生考試報考熱情的持續高漲,一邊卻有統計機構得出“研究生就業率連續低于本科生”的不利消息,專家指出,現階段考研熱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勞動力市場需求的學歷熱,職業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等各類教育規模的劃分還應更科學。
據分析,今年全國大學畢業生總數接近700萬,考慮到應屆畢業生是考研報名者的主體,這就意味著每3至4名畢業生中即有一人報名考研。
數以百萬計的報考者會給出各種不同的答案,但這些答案最終都歸結于讀研兩年或三年后,對于“更好出路”的憧憬。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在剖析考研熱高溫不降原因時指出,除就業形勢嚴峻使得部分學生將考研作為“就業出口”、部分用人單位看重應聘者的學位出身外,一些二本、三本高校,以考研為目的培養學生,將大學扭曲成了“考研基地”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數據顯示,近年來碩士生的就業率連續下降,甚至不敵本科生。
長期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和招聘工作的我招我聘注冊人力資源管理師王志勇認為,研究生的報考熱和就業冷,也反映了報考者對考研“好就業”心理預期與現階段社會崗位需求存在脫節。目前絕大多數崗位還不是真正的學歷熱,一些用人單位提出“本科以上”的學歷要求,并不真的意味著研究生應聘就比本科生更有優勢,用人單位更注重應聘者的實踐能力、綜合素養和對崗位的適應程度。
對目前各種原因促成的考研熱,熊丙奇認為,要使考研熱回歸理性,首先需要研究生教育回歸理性,改革研究生培養機制,尤其是研究生招考制度。
他認為,當前,我國不少高校把舉辦碩士點、博士點和招收大規模的研究生作為學校上水平的重要指標,為此,根本不顧及研究生教育的質量,而一味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這種辦學導向為考研熱火上澆油。
山東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黨總支副書記李永剛指出,部分考生考研時不清楚自己的定位,純粹為了應試而應試,在人際交往、實踐能力等方面還不如本科生。對高校而言,如何打造研究生的“含金量”,真正把他們培養成有真才實學、社會需要的領導者和精英,是應當探討和反思的。(記者 楊凡 實習生 呂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