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評價標準太不科學
“老的三好學生評價標準,完全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太不科學。”昨日,武漢市一位從事多年德育教學的校長說。
這位校長介紹,“三好學生”的數量是固定的,從上而下逐一分配。“即使你學校有再多的優秀學生,數額還是這么多,完全不公平。”
他說,教育應該體現最大限度的公平。但三好學生只獎勵少數人,忽略大多數人的感受,應該廢棄。
保留“老三好” 推出“新三好”
三好生評選已和中高考脫鉤
作為一項對中國教育影響深遠的學生評價制度,“老三好”在我市依然存在,但同時也出現了“新三好”。
武漢市25中校長鄒倫海說,2004年該校推出“陽光少年”評價標準,基于這個基礎,武漢市也在2008年提出“新三好學生標準”,即“在家做個好子女,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區做個好公民”。
2008年,武漢市首次評出2787名“新三好”學生。“新三好”取代了傳統的“德智體”的“舊三好”標準。“好公民”包含愛國情感、社會責任、社會公德,還要文明上網,慎交網友,不進營業性網吧等;“好學生”包含學習習慣、行為規范、身心健康,具體包括穿著合適、會自我保護等;“好孩子”則包含孝親敬長、自我服務等,還有不攀比、不亂花錢。
傳統“三好學生”評選只是學校的事情,能否評上完全取決于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新三好”的評選強調家庭和社區德育環境的營造。“好孩子”和“好公民”的評選都要家長和社區推薦。
記者了解到,目前“老三好”,即“德智體全面發展”在武漢市仍在評選,但幾年前已經取消了和中高考掛鉤。
閱讀鏈接老“三好學生”今年58歲了
三好學生是中國的學校給予被評選出來的優秀學生的一種榮譽稱號,三好是指思想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三好學生”的評選自1954年開始,以固定的評選比例、基本相同的衡量標準,在中國的所有大、中、小學校普遍推行。“三好”成為學生追求的目標和榮譽,也成為“好孩子、好學生”的同義詞。
2012年3月,針對多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發起的停止評選“三好學生”的提案,教育部發言人表示教育部并未對“三好學生”評選作出統一規定,不會干預學校做出決定。(記者翁曉波)
http://learning.sohu.com/20131127/n390886877.shtmllearning.sohu.comtrue漢網-武漢晚報翁曉波http://learning.sohu.com/20131127/n390886877.shtmlreport1820評“三好”好不好有人反對有人說好昨日(16日),本報刊發的教育部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楊春茂的“評選‘三好學生’,違背教育發展規律”的觀點在本報讀者中引發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