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
漲水時坐船布下天網,枯水季的深夜或凌晨撿拾候鳥,獵殺者在鄱陽湖中儼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南方周末記者 呂明合/圖)
人鳥爭食
“4月出門打工,10月追隨著候鳥的軌跡回來布置機關。”
外鄉者被地方官員指責為罪魁禍首,昌邑鄉黨委副書記羅水根就不斷強調,“盜獵者主要來自江蘇,也有都昌、余干、永修等縣”,卻又不得不承認,“不能百分百說本地人不存在。”
鄱陽湖湖區獵鳥傳統由來已久,當地人一度堂而皇之地定性為“靠山吃山,靠湖吃湖”。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一位官員坦言,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鄱陽湖畔,就曾有過村村組建“捕雁隊”的歷史,“那時候,打鳥打多了還是英雄,進城走親戚送個野鴨、天鵝更是正常。”直到1988年野生動物保護法出臺,天鵝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一狀況才稍有改變。“但昌邑、聯圩這兩個鄉的人一直都有在捕鳥。”黃先銀向南方周末記者指認說,在昌邑鄉,盜獵最嚴重的就是曹門村,“他們村里蓋的許多新房,就是靠捕鳥賺的。”
刷著“保護候鳥人人有責”標語的曹門村確實仍在蓋新房,但村民們紛紛否認,有村民甚至咬牙切齒,“恨不得打死誣告者黃先銀”。
但隱情顯然存在,一位村里的小學生天真地說,他家就曾在過節時送過天鵝給老師。而另一位家庭婦女,在相信了記者為收購天鵝而來后,進屋打了電話,幾番詢問后才無奈拒絕,“現在沒有”。
昌邑鄉黨委書記楊開文則公開言說湖區百姓的生活艱苦,被列為獵鳥重災區的昌邑鄉農民依然以種水稻為主,上一年度人均收入不過4800元。而如果刨除打工收入,土地帶來的收益一年甚至不足2000元。“湖區老百姓的窮,很容易形成人向鳥爭食的困境。”一位業已離職的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官員說,候鳥保護難,源于經濟原因。2003年后,江西省為保護候鳥棲息地,曾大面積將魚類養殖場退湖,許多依此為生的湖邊百姓失業后重拾捕鳥傳統,加劇了盜獵的盛行。
一些村民,“每年4月出門打工,10月枯水期一來,就追隨著候鳥的軌跡回來布置機關。”黃先銀說。面對保護者,曹門村村民曾掀翻過警車。而黃先銀則自稱被多次追打,而他家的稻田也一度被噴上除草劑導致顆粒無收。“為了保護候鳥,我被鄱陽縣雙港鎮某某村楊某某致傷,兇手至今未抓獲。”黃向記者現場出示江西省都昌縣一名鄱陽湖候鳥保護的官員短信。
失效監管
“湖區這么大,我們只能通過播音喇叭多宣傳”
“先期的監管無力是盜獵盛行的最主要原因。”中國林科院鳥類專家錢法文認為。鄱陽湖區犬牙交錯,如果缺乏從全省的角度對候鳥保護采取統一行動,加之執法成本過高等問題,鄱陽湖的候鳥保護很難得到改善。“鄱陽湖區浩淼無邊,有很多公共湖的界址,根本分不清。”新建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站長張勇輝說,這給保護工作帶來了難度。而省、市、縣多頭管理的模式則加劇了這一困難。以新建縣為例,除了其所在的野保站和省一級的大汊湖保護站外,還有設在南磯鄉、隸屬南昌林業局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職責不清,有時很難分清責任”。
在11月16日,江西省林業廳召開的鄱陽湖區越冬候鳥和濕地聯合保護工作會議上,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朱奇承認,雖然全鄱陽湖有各級保護區近20個,但真正在湖區日夜開展巡護的人少之又少;各部門之間各自為政,很少聯合執法,更難以形成打擊合力。
而黃先銀則指責說,反盜獵不力還源于基層巡查站與盜獵者過熟。他舉例說,昌邑鄉一半姓陶,由于宗族關系的影響,設在昌邑鄉的巡查站與捕獵者幾乎都沾親帶故,“他們平時就是看到,你說會抓他們嗎?”
但張勇輝更愿意強調現實執法的艱難,他舉例說,在湖中巡邏實在太過困難。每次都要先坐拖拉機到湖區的草洲,隨后穿連帶水褲在沼澤中跋涉數小時,巡邏二三個小時就要回頭,筋疲力盡。
更何況,“本地人地形熟,真要干這事,也很難抓住。”昌邑鄉綜治辦主任陶緒鏡承認自己力不從心,“大堤那么長,繞開執法太容易。”
楊開文說,即使鄉里組織了力量,但盜獵者來往自由,在船上行走,在湖區中的機動性太強,很難抓到。“湖區這么大,我們只能通過播音喇叭多宣傳,盡可能讓昌邑的老百姓從利益的驅使中走出來。”陶緒鏡說。(來源: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