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指出,要走生態立省之路,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探索建立生態發展激勵機制,不斷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對于城市而言,生活垃圾日益成為沉重的負擔。據了解,佛山正在探索一個商業化推動的新型垃圾管理模式,在前端以垃圾分類處理“截留”下大部分垃圾,通過產業運作“變廢為寶”,并最終實現垃圾“零廢棄”。經過各方共同推動,“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社會組織助推、公眾參與、學校/村居參與、媒體傳播”六位一體的垃圾管理現代化綜合服務平臺初步形成。
昨日,佛山市張槎街道啟動城市垃圾管理信息平臺建設,探索垃圾處理數字化模式。此前,經四個多月的運作,僅在餐廚垃圾、固化垃圾處理方面,佛山三個示范點已實現近70%的減量。
用分類垃圾可換有機蔬菜
在佛山張槎街道的弼唐村村民公寓里,有一臺特殊的機器,居民只需刷卡登記,將分類好的垃圾投進指定塑料桶中,就可以獲得積分并兌換有機化肥種植的新鮮蔬菜。而這些有機化肥,均由居民所產生的餐廚垃圾發酵轉化而成。
今年2月,張槎選取弼唐村農民公寓、創意產業園和冼可澄小學,進行生活固廢和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示范點。“我們在公寓原來的垃圾中轉站安裝了一套餐廚垃圾處理系統,垃圾在這里首先要經過粉碎、深脫水,分離出油脂和殘渣,再經30種生物菌發酵和蚯蚓處理轉化為生物肥料。”佛山市卡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CEO唐錦成向記者介紹。
據了解,城市垃圾處理主要分為前端和后端。目前很多地方的垃圾處理模式主要著重于技術和后端,典型代表如填埋式、焚燒式等。這幾種方式需要大量土地資源和財政投入,并且對空氣水體污染較大。
“去年張槎產生了5.5萬噸垃圾,垃圾中轉處理費800萬元,僅清理明涌的費用一年大約200萬元,下水道河涌清淤費還未計算,財政投入可以說很大,而且效果還不好。”張槎街道黨工委書記李軍說。
佛山方面的思路是以“實現垃圾前端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為突破口,從產生垃圾的前端開始到收集、運輸、處理、循環利用整個鏈條進行有效管理,逐步建立起一個信息化的垃圾分類處理管理服務平臺。
據悉,垃圾前端分類處理已成為全球多數城市普遍采用的方式,在美國舊金山,70%以上的垃圾在前端被轉化為各種資源再利用,在新加坡,其垃圾回收率也有50%。
“國內如北京、廣州這樣的大城市也有所嘗試,但城市越大彎路越多。佛山經歷了大部制改革,擁有管理體制上的優勢,希望張槎模式能夠成為中國垃圾處理的示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循環經濟與環境評估預測研究中心副主任杜歡政評價道。
目前,上述三個試點經過4個月運行,僅在餐廚垃圾、固化垃圾處理方面,就已實現近70%的減量。張槎街道引入NGO組織推動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習慣,并采用多種便民利民的激勵措施激發居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的意愿。在弼唐村村民公寓里,僅推行2個多月就實現50%以上的居民自發參與率。
垃圾處理已成循環產業鏈
“按照每天工作4小時來計算,這個廚余垃圾處理中心月處理垃圾量是3噸。分離出的油脂可以賣給化工廠,每噸可獲利約4000元。而餐廚殘渣,則提煉成化肥,每噸價值3000元左右。”唐錦成介紹。
佛山意在打造垃圾分類處理前后端和上下游企業群,通過依托垃圾管理服務平臺整合形成了一條可循環的生態產業鏈。“在形成一定規模后,參與垃圾分類的企業通過垃圾再生品,依托市場運作可以自我生存和發展,并保障社會組織的長期造血功能,政府的投入很少,社會民眾和企業收獲很大,同時還能促進當地環保產業的發展。”李軍說。
佛山市委黨校專家王靜告訴南方日報記者,我國“十二五”期間計劃化肥減產30%,新增腐質酸企業產值1000億元,這意味著有機肥產業即將迎來巨大的商業性機遇。根據測算,企業目前每日只要實現3噸的廚余垃圾處理即可保本,之后便可產生利潤。
據了解,目前環保裝備巨頭安德利茨集團已與禪城區綠建源建筑研究所達成合作意向,對建筑垃圾進行開發,將建筑垃圾制成新一代復合材料空心磚。同時,張槎與美國的一家環保公司簽署了合作計劃,將園林花木類垃圾制成營養土。這兩個項目完全推開以后,張槎街道的生活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將達到90%以上。
南方日報記者 賈抒 李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