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積雪草)
【報告】
2007年至2011年間通過對洞庭湖濕地大面積實地調查,近日,中科院洞庭湖濕地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日前發布報告,43種外來植物入侵洞庭湖濕地,造成生物多樣性下降、濕地生態環境退化。
研究表明,該濕地有外來入侵植物19科34屬43種,以菊科和莧科植物最常見,分別為7種和6種。危害較大的有美洲黑楊、意大利楊、空心蓮子草、野胡蘿卜、積雪草等。外來入侵植物以草本植物為主,占總數的86%。入侵物種主要分布于防洪大堤及路邊,占總數的62.8%。外來入侵物種主要來源于美洲,占55.8%。
受泥沙淤積和近年來平均水位持續下降的影響,自1989年至2010年,洞庭湖濕地面積擴大了19.3%,增加了260平方公里。湖泊平均水位的持續下降及洲灘出露時間的增加,促進了外來入侵植物在洲灘濕地的快速擴張,加劇了外來入侵植物對當地生態環境的破壞。
楊樹枝葉繁茂,蒸發量大,像一臺“抽水機”,源源不斷地從濕地里抽取水分,最終將濕地抽成旱地,以前草灘上分布著多種植物,現在種了楊樹,草地上都是空空的。——侯志勇
因為成材較快等原因,楊樹被當作一種經濟用材引入湖區濕地,但你可曾想過,它繁茂的枝葉像臺抽水機,源源不斷地從濕地里抽取水分,使之變成旱地,最終讓江南面臨著暮春三月而無草長鶯飛的危險?
近日,中科院洞庭湖濕地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發布報告:包括楊樹在內的43種外來植物,已入侵洞庭湖濕地。
楊樹是作為經濟用材引入的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侯志勇表示,外來物種入侵的主要方式有人為有意引入、人為無意引入和自然傳入三種方式,“43種外來入侵植物中,21種屬于人為有意引入,占48.8%。”這些人為有意引入的植物中,空心蓮子草、鳳眼蓮、大藻等是作為牧草或飼料植物引入;馬纓丹、五葉地錦、加拿大一枝黃花等作為觀賞植物引入;楊樹(意大利楊和美洲黑楊)是作為當地主要經濟用材引入。
侯志勇說,人為無意引入的有16種,占37.2%,如刺莧和土荊芥可能是隨糧食進口引入,飛揚草等可能是隨苗木引種傳入,三葉鬼針草、刺莧等則是隨進口農作物和蔬菜引入。外來植物自然擴散的只占少數,自然傳入的僅6種,占14%,如一年蓬、加拿大蓬等是通過風力、水流、動物活動等自然因素傳入。
外來入侵植物破壞原有生態環境
洞庭湖濕地43種外來入侵植物中,危害較大的有美洲黑楊、意大利楊、空心蓮子草、野胡蘿卜、積雪草等。作為中國重要的濕地,洞庭湖濕地的面積占據了中國濕地的10%,同時它也是許多候鳥的棲息地。外來物種入侵后,破壞了洞庭湖濕地原有的生態環境,導致其承載量大大減少。
侯志勇稱,以楊樹為例,楊樹具有喜濕、生長快、適應性強的特點,如果在濕地上種植楊樹,原有植物苔草就會大量減少;有的鳥類以苔草嫩尖為食,苔草減少了,能養活的鳥也就少了。有調查研究表明,楊樹入侵導致林下植被組成改變為藤木、一年生草本植物,濕地鳥類群落結構也由此發生改變:濕地鳥類物種數量減少,林鳥增多,鳥類密度和生物多樣性指數下降;改變土壤結構和濕地水文狀況,使土壤板結和酸化。
管、控、用治理外來入侵植物
對此,侯志勇表示,目前洞庭湖濕地有43種外來入侵植物,他們正在擬定治理措施。外來入侵植物中,有很大一部分屬人為引進,因監管不力,導致一些物種溢出至野外。引進者要加強監管,對引進的外來物種,實施登記制并備案。對于已經溢出野外,并開始大量繁殖的物種,可以通過人工預防的方式,使用物理或者化學手段控制,“可以手動拔除,施用化學藥劑都是不錯的方法。”
此外,還可通過利用這些物種使之成為一種資源,進而控制其數量。
楊樹是這樣改變濕地環境的
1枝葉繁茂的楊樹會抽干濕地的水,使濕地成為旱地。
2原有植物苔草就會大量減少,林下植被被改變。
3濕地鳥類物種數量減少,林鳥增多,鳥類密度和生物多樣性指數下降。
4改變土壤結構和濕地水文狀況,使土壤板結和酸化。(瀟湘晨報滾動新聞記者張樹波 劉穎 實習生 楊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