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構
傳統與新能源份額博弈升溫
中國氣象局和中國社科院去年聯合發布的《氣候變化綠皮書》指出,中國霧霾天氣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化石能源消費帶來的大氣污染物逐年增加,主要源于熱電排放、工業尤其是重化工生產、汽車尾氣、冬季供暖、居民生活及地面灰塵等。
“治理大氣污染,最根本的是要調整能源結構,逐步減少終端能源消費中煤炭的比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表示。
據了解,世界主要工業國家和能源消費大國的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和煤炭消費總量均持續下降。但中國的煤炭消費總量近50年的增長卻超過了20倍,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比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
毋庸置疑,減少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已經成為中國治理霧霾的重要手段。2013年國務院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更是對此提出硬性要求: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力爭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在這樣的一個硬約束下,沿海及北方地區燃煤鍋爐、燃煤電廠的天然氣改造在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需求“井噴式”發展使得中國天然氣供應和管輸能力都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在冬季“氣荒”頻現。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30%,這是國際公認的能源安全警戒線。
“現階段我國大幅提高石油天然氣利用比重,還存在較多制約因素,而可再生能源雖然有所發展,但對煤炭的替代作用仍然較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今年發布的一份報告認為,在可以預計時間內,煤炭仍將是中國的主體能源。“經濟發展、城鎮化建設都需要能源支撐,而國內的石油、天然氣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不可能馬上就滿足需求,解決燃煤帶來的環境問題,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實現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把煤‘吃干榨凈’。”全國人大代表、晉能集團董事長劉建中表示。
這一說法遭到了新能源界人士的反對,他們認為國家應該將更多的財力、資源投入到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上。
全國政協委員、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認為,除受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能源生產和消費中心逆向分布等諸多客觀現實因素影響,國家政策層面對全面推動可再生能源的重大戰略決策過于保守,成為當前可再生能源發展措施乏力、推動速度遲緩的根本原因之一。
轉型
鐵腕難防做手腳令治污不力
“我們每年都制定減少排放量,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這些目標每年也都能完成,但現實是,我們的環境還在日益惡化。”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副會長劉正軍說。
繼去年政府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后,環保部同時與31各省市簽訂大氣治理責任狀。但是,現實似乎給“如火如荼”進行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澆了一盆“冷水”。春節后,國內50個城市發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1個城市為嚴重污染,前后持續兩周時間,而北京市也首次啟動了霧霾橙色預警,保部督察組同時啟動了12地方城市的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
“大量工業企業違規排放、本應該淘汰的落后產能仍然在堂而皇之的進行生產。這些違規行為很多都是屢罰屢犯。”一位參與督查小組的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數據監測失真,煙囪里冒著黑煙,你說當地政府真的不知道?實際上很多時候政府為了經濟考慮,往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成了保護傘。”上述人士坦言,排放的滾滾黑煙背后,實際上就是利益格局無法撼動,甚至一些地方環保部門的管理人員收了好處,已經成了當地污染企業的“代言人”,幫助其作假逃避檢查。
“一旦有檢查組來就停產裝裝樣子,風聲過了再繼續接著干。這儼然已經成為高污染企業的生存法則。”一位業內人士說,以鋼鐵行業為例,如果按照目前國家規定的環保標準來核查,幾乎三分之二都不會達標。環保投入巨大加上治污成本高,一些企業寧愿選擇給政府交罰款,也不愿意搞環保。
“無法根除這些盤踞在背后的利益,政策的效果就不會顯現出來,治理霧霾只能是‘越治越霾’。”包括中國環境科學院副院長柴發合在內的多位專家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
(楊燁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