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分不動”的垃圾:垃圾分類推行4年仍難落實

發布時間: 2014-08-30 11:24:40  |  來源: 新京報  |  作者: 饒沛  |  責任編輯: 王振紅
關鍵詞: 垃圾收集 垃圾分類收集 垃圾進行 綠袖標 廚余垃圾

缺編的“綠袖標”

按照目前垃圾分類小區的戶數,“綠袖標”指導員應該配備7萬名左右,現在僅有2萬名。

為了更好地對居民垃圾分類進行指導、監督,早在2010年5月,北京市便組建了“綠袖標”垃圾分類指導員隊伍,計劃平均每80戶至120戶設立一名“綠袖標”。

“原本設想的主要是要起到一個督促居民進行分類的作用。”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固體廢棄物管理處副處長張紅纓說,但在實際中,有的居民根本不聽,一些指導員變成了二次分揀員。

今年61歲的張燕霞是棗營北里的居民,大約4年前,她開始做“綠袖標”。

每天早上7點到9點,晚上6點到8點,張燕霞都會站在小區的垃圾桶旁邊,提醒居民將垃圾分類,同時對混裝的垃圾分揀。“有個小伙子,垃圾分類特別好,我每次看到他心里都很感動。但也有人不是,我提醒要把垃圾分類,對方張嘴就是一句‘你管得著嗎’。”

不只因為不被理解,讓不少“綠袖標”不想堅持下去的另一個原因,是收入太低。

“綠袖標”王先生說,干完這個月他不打算再干了。“又累,掙得又少,小區里收廢品的收入都比我高。”

張紅纓介紹,“按照目前垃圾分類小區的戶數,‘綠袖標’指導員應該配備7萬名左右,但現在才有2萬名。每個月區縣要給每名‘綠袖標’至少600元,這是一筆很大的支出,我們也不便要求區縣去多聘‘綠袖標’,有的區縣一個‘綠袖標’就把幾個人的活都干了。”

多個區縣的垃圾處理部門負責人表示,“綠袖標”目前缺編嚴重,收入低是主要原因,即使招聘到人了,流失率也非常高。對此,張紅纓表示認同,在她看來,一些小區垃圾分類出現問題與“綠袖標”流失率高也有關系。

經濟獎勵能否奏效?

“這樣的機制培養了居民的心理依賴,萬一哪天不再實行了,居民還會不會把垃圾分類?”

指導、監督收效甚微,如何打破垃圾分類的困局,多個區縣、街道開始嘗試新的舉措。

從8月初開始,棗園北里的9名綠袖標指導員全部“下崗”。該社區居委會環境主任李世英說,街道考慮引入專業公司來對垃圾進行分揀,“綠袖標指導員工作時間就是每天4個小時,而專業公司對垃圾分揀可能不止這么點時間,相信分類效果也會更好。”

做過一段時間“綠袖標”的王先生則認為,直接的經濟獎勵或許更為有效。

季渝元居住在東城龍潭街道華城社區,每天早上,她出門時,總會拎著前一天吃剩的果皮等廚余垃圾,扔進小區垃圾分類收集點的廚余垃圾桶,然后掏出積分卡,讓旁邊的垃圾分類指導員用POS機往卡里打入1分。“攢夠50分就能換一張10元的超市購物券。”季渝元說。

這種垃圾分類刷卡積分的方式,龍潭街道從去年開始引入,居民每分類投放不少于500克的廚余垃圾或不少于250克的可回收垃圾,每日可積1分。

如今,一年過去了,垃圾分揀正確率達到95%以上。

在海淀區蘇州橋西等社區,每400戶設置一個廚余垃圾投放站,居民刷卡投放廚余垃圾,每次刷卡獎勵0.5元,每天限刷一次。“我們要改變大鍋飯的形式,不再給居民發分類垃圾桶和塑料袋了,你拿什么垃圾袋來都行,只要里面裝的都是廚余垃圾我們就獎勵。量多少沒關系,只要來投了,意識就提升了。”海淀區市政市容委副主任莘雪林說。

不過,對于這種金錢獎勵方式,張紅纓提出了自己的擔心:“一旦這樣的機制形成了,就培養了居民的心理依賴,萬一哪天不再實行了,居民還會不會把垃圾分類?這樣做反而把責任意識淡化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