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鋼鐵業:重壓之下咋變綠

發布時間: 2015-07-20 09:03:42  |  來源: 人民日報  |  作者: 劉志強  |  責任編輯: 王虔
關鍵詞: 廢水深度處理 粗鋼產量 超標排污 我國鋼鐵業 環保法 中國鋼鐵工業 鋼鐵企業

今年以來,我國鋼鐵價格持續創出新低,前5月的鋼材價格指數降幅已超去年全年;企業主營業務虧損加劇,前5個月中鋼協會員企業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6.9%,鋼鐵行業仍深陷困局,難覓回暖跡象。與此同時,“史上最嚴”的新《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增加按日無上限記罰、責任人刑事拘留等嚴厲措施;由工信部發布的《鋼鐵行業規范條件(2015年修訂)》也于7月1日開始實施,鋼鐵業正面臨著更為嚴格的資源環境約束。

作為能源消耗大戶和污染排放大戶,欠賬不少的鋼鐵業如何在市場與環保的雙重壓力下實現綠色發展,是擺在企業與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

總體上看,鋼鐵業仍難擺脫高耗能、高污染的色彩

“近年來,在外部經濟環境不佳、企業經營普遍困難的背景下,鋼鐵業節能環保水平正在不斷提升。”冶金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用數據佐證:與2010年相比,2014年全國粗鋼產量增加了31.28%,而總用能量僅增加26.88%,實現節能總量約1670萬噸標準煤。

節能減排進展的取得,得益于一系列先進技術的普及應用。以太鋼、唐鋼為代表的與城市和諧發展的花園式工廠、以京唐鋼鐵為代表的循環經濟生態園區等已成為具備國際水平的清潔生產、環境友好型標桿。

不過總體上看,鋼鐵業仍難擺脫高耗能、高污染的色彩。“‘十一五’以來,鋼鐵工業的廢水和固體廢棄物排放量在全國工業排放總量中的占比有所下降,但二氧化硫、煙粉塵等大氣污染物的占比卻大幅上升,廢氣治理不容樂觀。”李新創告訴記者,2005年鋼鐵業的二氧化硫、煙粉塵排放量在全國工業行業排放總量中所占比例分別為7.2%和11.6%,而到了2013年,比重已分別擴大至13.9%和18.9%。此外,終端能源消費量則占工業行業總量的26.8%,能效相比國際先進水平也有近10個百分點的差距。

總體狀況不容樂觀,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企業間環保差距十分明顯。從噸鋼排放量上看,鋼協統計的會員企業中落后企業的排放強度可達到先進企業的十倍,非會員企業還會更高。2013年,環保部曾對華北地區298家鋼鐵企業全面排查,七成以上企業存在超標排污問題。“不少鋼鐵企業的環保意識、法治思維還基本處于被動狀態,有的存在僥幸心理,有的環保設備時開時停。”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兼副會長劉振江說。

企業的環保意識外在體現于環保投入上。“目前,國內鋼鐵行業噸鋼環保成本大約在55元,環保做得好的能達到150元,有不少企業舍不得投錢,裝備水平或過程控制不能達標。”在李新創看來,這不光涉及環保,還會牽涉到公平競爭。

全行業技改約需500億元以上,歷史欠賬企業將被逐步淘汰出局

從法律上看,新《環保法》實施后,企業的環保違法成本大幅提高;從行業標準上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部分指標的要求甚至超過德國標準。重壓之下,鋼鐵企業將不得不實打實地拿出真金白銀進行技術改造。

“在產能過剩突出、行業整體微利、部分企業連年虧損的情況下,企業再出巨資治污確有難言之苦,但挨罰的代價也不小,還得千方百計解決。”劉振江表示,據中鋼協初步估算,除礦山外,鋼鐵生產全流程全系統的污染治理技改工程總計需500億元以上。

“新《環保法》對民營鋼鐵企業是個挑戰,但他們都有思想準備。”全國工商聯中小冶金企業商會名譽會長趙喜子表示,按新《環保法》要求達標,民營鋼鐵企業的噸鋼成本要增加80至100元。據他分析,年產200萬噸以上且資產質量較好的企業都有一定的自籌和融資能力,有實力增加6億—10億元投資來上環保設施;相形之下,年產百萬噸以下的鋼鐵企業將在“十三五”期間面臨更嚴峻的生存風險,“這些企業綜合實力相對較弱,轉型升級難度大,合規審查難以通過,上了環保措施也背不動,五年之間很可能出局。”

“在利潤普遍低迷的背景下,環保壓力加大將可能成為淘汰低效鋼企的‘最后一根稻草’。”李新創認為,這同時也將提升鋼鐵行業的技術創新、業態創新、融資創新等能力,促進多元經營、實現轉型升級。

正如不少專家所言,節能環保不僅給鋼鐵業帶來了壓力,也帶來了轉型發展的契機和動力。

投入需進一步增加。“企業與環境是否友好,受到工藝、技術、裝備、節能環保措施、管理水平等多方制約。”劉振江表示,企業過去重視節能投入是因為有直接效益,但形勢所迫下,環保設備和技術也需改造。此外,還應加強環保管理,制訂管理細則,健全監測、考核、責任追究、獎懲體系。

工藝應進一步優化。比如,用短流程替代長流程。目前,以鐵礦石和煉焦煤為原料的高爐—轉爐流程,即長流程在我國鋼鐵業中占據主力。“今后,利用廢鋼為原料、用電爐煉鋼的短流程將有更大前景。”工信部節能司司長高云虎說。

技術存瓶頸、資金有困難,環保改造呼喚政策環境優化

新《環保法》實施半年來,已有山東臨沂、河北承德等地區的部分鋼鐵企業因違法排污受到了停產、罰款等處罰,環保“殺手锏”的作用正逐步凸顯。與此同時,技術、資金、監管等方面尚有一些問題值得重視,環保改造的政策環境也尚待優化。

治理技術存在瓶頸,部分指標難以達到。“鋼鐵行業新標準要求鋼鐵企業采取先進的除塵、脫硫、脫硝、二公式英、廢水治理技術,但對于某些污染物的治理在世界上還沒有先例。”李新創舉例說,比如焦爐煙氣脫硝,國內還缺乏相應成熟的技術和設備,“其他如二公式英的控制、焦化廢水深度處理、高效除塵、濃鹽水處理等新技術的普遍應用也還存在技術障礙,國家也缺乏相關技術指南。”

缺資金難貸款,環保改造需要政策支持。“現在由于產能過剩,鋼鐵行業拿不到新增貸款,企業的節能環保項目也被定為‘涉鋼’項目而不予貸款。”趙喜子說出了不少企業的心聲,“不達標就必須上環保,上環保又不給貸款支持,這是個悖論,需要有關部門協調。”李新創還建議,借鑒火電環保電價補貼的方式,對優于排放標準、超額減排的項目予以額外獎勵。

監管應嚴格起來,避免“劣幣驅逐良幣”。在統一市場中,如果監管標準參差不齊,那么就很可能發生環保守法企業因加大投入、成本增加而陷入競爭被動的情況。“企業無論大小一律按標準執行,違規要嚴懲,使違法成本遠遠高于守法成本,令企業不敢越雷池一步!”在今年6月舉辦的鋼鐵行業節能減排論壇上,高云虎態度堅決地表示。

李新創建議,可以制定鋼材的市場環保準入門檻,對企業進行環保信用評級,在重大工程、政府采購以及鋼材出口等環節設置綠色門檻,凡是環保信用等級低、鋼材生產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業均不得進入,提升環保守法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迫使違法違規的企業逐步退出市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