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29日發布的《外資基金管理公司在中國》研究報告顯示,合資基金公司對中國投資市場未來變化持樂觀態度。隨著更多參與者進入,合資基金同中國本土基金管理公司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包括嘉實、上投摩根、匯豐晉信、景順長城、工銀瑞信、交銀施羅德等在內的19家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高級行政主管參與了此次調查。57家基金管理公司中,合資基金公司有25家。包括德意志銀行、摩根、匯豐等在內的國際資產管理大鱷都已進入中國。
“中國正經歷著其它國家歷史上從未見證的基金業快速增長。”普華永道在報告中稱。
A股成外資眼中肥肉
A股牛市成就了基金業。基金半年報顯示,56家基金公司上半年實現經營業績7044.8億元,超過了行業過去7年的累計經營業績總和。普華永道調查顯示,外資合作方母公司對中國市場作出了極高的承諾與評價,19家合資基金公司中,有11家給出10分的滿分評價。
在這19家基金公司中,兩家顯示2007年收入增長將超過100%,另有17家預計收入增長區間在20%至99%。其中,9家基金公司提供了2007年凈利潤的估計數,合計約為1億零7百萬美元。截至2010年,這9家公司的收入預計將增長142%,其中有3家凈利潤增長率有望達到300%。
與此同時,個人投資者數量增長迅速,中國國民理財意識正迅速覺醒。19家基金公司預測,到2010年,個人投資者數將增長277%。在“行業發展最不困難”的選項方面:建立客戶基礎與識別客戶,位居“難度最低事件”前列。“而培養與尋找客戶,恰恰是國外基金業最艱巨的任務,”普華永道合伙人汪棣表示。有業內人士戲稱,在這樣的牛市,只要發產品,就不愁人購買。
報告另顯示,多數受訪者預期將有更多的外資參與者將進入中國市場,合資基金公司同本土基金公司的競爭將更為激烈。
合資雙方仍存目標分歧
在針對19家合資基金公司的關注度調查中,合資企業外方與中方關系緊張問題位居首位。普華永道報告顯示,中外合作方的目標存在一定分歧。通常來說,外方尋求長期發展,接受低利潤表現,追求穩定增長;而內方較關注短期效益,追求做大做強。
“比如說,內資股東通常關注年管理費有多少,規模如何,效益如何;外方股東則更側重核心客戶成長性,差錯率與客戶滿意度等指標。”汪棣表示。
報告另顯示,參與調查的合資基金公司認為,部分知名外資基金管理公司目前沒進入中國,是由于持股比例受限所致。普華永道報告稱,“一些知名集團對維護公司聲譽特別關注”。根據中國法律,目前,外資股東在合資基金公司中持股最大比例不能超過49%。
此份報告顯示,一些合資基金公司暗示,其外資股東方正對51%的控股權進行談判。完全控制被認為將在未來兩年,五年或十年內可以實現。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這19家合資基金公司僅雇用了30名外籍員工,占總人數的1.6%,并有望在2010年降至1.3%。合資基金公司本土化程度很高。
A股市場由于其相對封閉性,名聲顯赫的外資公司似乎也并未包治百病。目前,內資基金公司在資產管理規模上仍占優勢,在具體業績上似乎也并不遜色。“的確,目前合資公司并沒有絕對的優勢。但長遠來說,他們在全球市場的布局與戰略地位,更大的產品范圍與持續增長的服務能力有其優勢。”
員工股權激勵最受關注
《外資基金管理公司在中國》報告顯示,多數受訪者對目前的國內監管環境存在挫折感,新基金發行規模受限,以及在目前條件下難以達到產品和收入的多樣化,吸引了較多關注。“我們認為,對于一個剛剛起步的市場,政府適當控制并非壞事。但外資基金公司往往對此很難適應。”汪棣說。
如何招募并留住關鍵員工列為“最困難的事件”第三位。半數受訪基金公司顯示,公司的人員流動率為15%至30%,最大的威脅來自競爭對手的招聘。而隨著行業迅速發展,人員需求更加強烈。調查顯示,至2010年,19家合資基金公司總員工人數將增長79%,其中有7家預計將增加1倍。“人從哪里來,各家基金公司都表示了高度的關注。”汪棣說。受訪合資基金公司表示,引入員工股權激勵制度成為關注度最高的事件之一。(鄭焰 石貝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