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監會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主任李伏安在日前舉行的銀行理財產品評價報告會上指出,銀行理財產品應根據客戶需求“量體裁衣”。他表示,銀行理財產品未來發展的一個大方向,就是由單一理財產品的制造、設計和銷售轉變到多產品、跨領域的產品組合。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沈炳熙在報告會上表示,銀行理財產品應定位在銀行存款和基金之間,目前一些產品追求過高的收益率,并不適合本身特點。“未來理財產品是豐富多樣的,銀行完全可以根據自身優勢來吸引足夠的客戶群體。”
李伏安指出,銀行理財產品實現轉變的政策取向是在合理控制系統性風險的前提下,降低交易成本,為投資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交易便利。金融機構應充分理解客戶需求,提供專業化服務,明確公平交易原則,進行投資者教育,堅持買者自負原則。
中國證監會機構監管部副主任楊志華提出,除了理財產品,有關方面還應該對管理人、監管方、投資者進行評價。證監會基金監管部副主任楊秋梅則提出,評價方法要非常公開透明,讓投資者能夠接受。
統計顯示,2007年采取信托合作模式的理財產品已經占到全部人民幣產品的47%強,銀信合作有所加強。楊秋梅認為,應繼續加強不同金融部門的協調,如基金公司與銀行的合作,發展理財產品。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日前發布的《2008銀行理財產品評價報告》顯示,去年中資銀行發行的760只人民幣理財產品中,扣除同期限存款利率后,平均能獲得3.78%的超額收益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