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步伐明顯加快,對歐元、日元呈現貶值趨勢,匯率變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日漸顯現。
3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兌7.019元人民幣。一季度,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4.07%,升值步伐明顯加快。2007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僅為6.9%。
同時,人民幣匯率彈性進一步增強。據統計,一季度銀行間外匯市場共有59個交易日,其中人民幣匯率有40個交易日升值、18個交易日貶值、1個交易日持平。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日均波幅約83個基點,較2007年的日均波幅62個基點繼續擴大。
人民幣對美元加快升值主要是由于美元貶值所導致,2007年9月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美元持續走軟。在人民幣匯率參照的一籃子貨幣中,美元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美元持續走軟使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
雖然一季度人民幣匯率對美元呈現加速升值的走勢,但對歐元和日元分別貶值3.74%和8.75%。3月末,人民幣對歐元匯率中間價為1歐元兌11.0809元人民幣;人民幣對日元匯率中間價為100日元兌7.0204元人民幣。
2005年7月21日,我國啟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人民幣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參照一籃子貨幣進行調整。除了美元,由于歐盟和日本也是我國主要貿易伙伴,因此,歐元和日元在一籃子貨幣中的地位也舉足輕重。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表示,考慮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幅度,要參考一籃子貨幣,這樣可以更清楚地認識人民幣匯率的形勢。
人民幣匯率的變動,給我國經濟帶來日漸深遠的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會壓制主要以美元計價的出口企業的利潤。尤其是紡織、服裝等對出口依賴較大的行業受到的影響比較明顯。近期,廣東、山東等外資投資熱點地區已經出現了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外遷關閉等現象。
人民幣升值給某些出口企業帶來壓力固然是客觀事實,但從整體來看,由于國內產業集群和配套能力較強,沿海向中西部產業梯度轉移的空間較大。而且,人民幣升值對促進外貿企業加快轉變貿易增長方式、著力調整產品結構,也有著顯而易見的好處。
海關總署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實現貿易順差414.18億美元,進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7.2個百分點,貿易順差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50億美元。業內人士認為,除了我國外貿進出口政策調整、次貸危機影響等因素,人民幣對美元加快升值也是導致貿易順差增速趨緩的原因之一。
由于歐盟和日本分別是我國主要出口目的地和進口原產地,人民幣對歐元和日元的走勢也值得關注。有專家建議,可利用人民幣對不同貨幣匯率的變動來主動調整我國出口結構。
但總體來看,人民幣升值步伐也不宜過快,要考慮我國出口企業的承受能力,同時防止更大規模的投機。特別是在國際國內經濟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的背景下,穩定的匯率走勢有利于中國經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