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趙慶明:在不出現系統風險,且銀行貸款的形態確實能夠真實反映風險狀況的情況下,150%的撥備覆蓋率完全能夠覆蓋銀行經營的風險。
我認為已經沒有必要進一步提高監管標準,當前我國的監管要求已遠高于發達國家以及一些國際金融組織的要求,當然,抓緊商業銀行對已出臺嚴厲標準的落實很有必要,例如銀行貸款的形態要確實能夠反映其風險狀況。我擔心,在監管標準不斷提高的情況下,部分商業銀行為了所謂“達標”求得業務發展,有意抬高貸款質量,從而人為減少風險資產的數量和撥備需求。我個人的感覺是我國的監管部門重規則輕落實、重非現場監管輕現場監管。
魯政委:150%的撥備覆蓋率是否能夠覆蓋風險,取決于未來是否會出現未預期到的風險。如果沒有遇到,那么,當然足以覆蓋風險;反之則可能出現不足。目前來看,首要的問題不是銀行能否承受更嚴格的監管,而是經濟能否承受這種更嚴格監管的問題。
上海證券報:有人認為,對于不良貸款率較高的銀行,撥備新規可能意味著約束放寬。市場上因此也有對新政“一刀切”的顧忌,您認為新規如何兼顧各類銀行并有效達到監管目標?
魯政委:如果單純使用撥備總貸比這一個指標,顯然對不良貸款率較高的銀行較為有利,造成逆向選擇。但如果要求同時達到撥備覆蓋率和撥備總貸比兩個指標要求,這種逆向選擇就可以避免。
劉煜輝:從目前來看,撥備新政推出后壓力最大的將來自不良貸款率低的銀行。為防止出現“獎劣罰優”的可能,監管層也應當針對不同類型的銀行,實行差別化政策標準,因為各類銀行為經濟提供的服務類型是有差別的。
伍永剛:只強調撥備覆蓋率監管指標,銀行可能難以覆蓋不良率發生較大擾動時的風險;只強調撥備率監管指標,有可能忽視銀行的資產質量差異,導致對質優者監管過度,對質劣者監管不足。
因此,我們建議在撥備新規中要強調撥備率和撥備覆蓋率這兩個監管指標的相互補充性。另一方面,撥備率下限水平不能設得太高,撥備率要求過高不僅會抑優扶劣,且有可能使銀行的風險管理行為發生扭曲,適得其反。如銀行在過高撥備率要求的壓力下,有可能減緩對不良貸款的處置和核銷。雖然這時不良率有可能適度上升,但撥備率上來了。總體來講,2.5%(2.4%)的撥備率要求顯得有些高。
3 新規壓縮銀行再融資周期
上海證券報:新規是否有可能導致部分銀行資本金不足,壓縮上市銀行的再融資周期?對此,監管機構或股東,比如四大行的大股東匯金等可能會持有什么態度?
趙慶明:去年以來,一系列監管新規的出臺,其主要目的是風險防范,當然也可以理解是為了抑制信貸增長,目的是好的。但是,過高的標準和過多的限制(例如銀信合作)必然導致商業銀行出現“資本金饑渴癥”。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商業銀行的信貸都會是高速增長,其內在動力是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商業銀行自身追求高成長僅僅是次要原因。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GDP年均增長接近10%,再加上年均3%以上的通貨膨脹率,還有不斷上升的金融深化,它們共同作用使得商業銀行的資產規模以遠遠超過GDP增速的速度在成長。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仍將持續快速增長,這就決定了我國商業銀行仍將繼續高速增長,這是內在動力,因此,即使采取一些“壓制”的監管舉措,商業銀行資產規模的快速增長這一必然趨勢也不可能會被根本改變。這種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導致的商業銀行的高成長也必然使得銀行不斷擴充資本金,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國監管部門再采取過度審慎的監管理念,對資本充足率以及影響資本充足率的指標提出遠高于國際通行的標準,必然會壓縮上市銀行的再融資周期。
劉煜輝:從近期銀行股的持續走低來看,市場對銀行股未來盈利暗淡預期一目了然。約1.5%的新增計提,即銀行要一下子拿掉2000多億的利潤來提高撥備,銀行對資本金需求壓力可想而知。
魯政委:從監管潮流來看,資本要求中股東權益的比重得到了比此前更為突出的強調,其比例也被要求較此前得到更多提高。這意味著,在資本充足率繼續提高的情況下,未來銀行只有通過增發新股或利潤轉增資本方式,才能滿足監管要求。如果是增發新股,毫無疑問,對于國有銀行,如果匯金不希望所持股份被攤薄,就需要繼續認購這些銀行增發的股份。但僅這次增發,匯金就已出現資金不足,不得不發債的情況。這意味著,國有銀行持續的增發,將給匯金造成巨大資金壓力,匯金難以一次又一次地滿足這種需求。
這種方式特別要引起注意的副作用是:匯金在銀行間市場發債籌資認購幾大國有銀行股份,給其他金融機構造成了巨大的不公平。因為這不過是幾大銀行透過匯金,將債務資本轉化為了本來只有股東權益才能夠充當的核心資本。而其他銀行由于缺乏匯金這一中介,不可能利用這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