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資料圖)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對防范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財政風險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銀監會從來不迷信市場。我們堅持重點盯防房地產貸款和以房地產作抵押貸款中的風險。
●資金供需矛盾催生了各類借道理財和所謂“創新”的“影子銀行”活動,以及種種監管套利的行為。對此我們高度警惕,密切監測。
受主要發達經濟體持續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新興經濟體熱錢大量流入,通脹壓力持續高企,經濟增速放緩明顯
記者:上半年,世界經濟緩慢復蘇,發達國家經濟增速明顯放緩,新興市場國家面臨高通脹壓力,經濟增速下滑。而在國內,經濟增速出現放緩趨勢,物價漲幅持續攀高。您如何看待目前的國際、國內形勢?
劉明康:目前我們面臨的國內外環境依然十分復雜,不確定、不穩定性因素還不少。
國際上,全球經濟金融體系的脆弱性還在增加。歐債危機已經成為當前全球復蘇最突出的風險之一,危機不僅由邊緣國家向核心國家溢出,還在向政治、金融以及社會等領域蔓延。近期歐洲銀行業壓力測試結果公布后,市場對主權債務危機通過銀行鏈條傳染的擔憂再度加劇。美國實體經濟持續疲軟,滯脹苗頭初顯。盡管參眾兩院已同意提高債務上限,但主權評級下調將對美國經濟復蘇及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造成深遠影響。今年一季度,美國實際GDP環比折年增長率僅為1.9%,大大低于2010年四季度的3.1%。失業率從3月末的8.8%再次上升到6月末的9%以上,而6月份CPI同比增長3.6%,達到2008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
受主要發達經濟體持續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新興經濟體熱錢大量流入,通脹壓力持續高企,經濟增速放緩明顯。全球經濟復蘇前景和主要發達國家政策的不確定性,導致投資者風險厭惡情緒彌漫,國際債務危機和金融脆弱性伴隨著資本大體量和高頻度流動,不僅引發國際金融市場劇烈波動,也將進一步加大對各國金融體系的干擾和沖擊。
這些外部因素給國內經濟金融運行帶來了嚴峻挑戰,主要表現在:全球增長放緩和發達國家形勢大都惡化,我國外需將面臨更大壓力;國際流動性依然充裕,輸入型通脹壓力持續存在;國際短期資本流動更加劇烈,增加了我國金融體系和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難度。
再看國內,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但不穩定因素有所突顯。“兩高一剩”行業有所反彈;PMI至今已連續四個月回落,創29個月來的新低,新訂單指數、生產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進口指數也不同程度回落;住房、汽車等消費熱點退潮;CPI漲幅高位反復,走勢仍有不確定性。
當然,我們既要看到潛在的風險,更要看到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堅定信心,認真做好當前各項工作。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整改和風險化解工作有序推進,風險可控
記者:早些時候,審計署公布,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約為10.7萬億元,其中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占80%。如何看待平臺貸款風險?下一階段,應當如何深入推進平臺貸款風險防控?
劉明康:防范與化解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對我國防范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財政風險,并促進國民經濟穩健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早在2004年,銀監會就多次對銀行與地方政府簽訂授信協議問題發出風險提示和審慎建議,強調銀行不得簽署無特定項目的大額授信合作協議,并積極協調有關部門于2006年聯合發布有關整頓和規范各類“打捆”貸款的文件,嚴防銀政合作中的風險。本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這種情況又有所抬頭。銀監會在引導銀行業加強對實體經濟信貸支持的同時,始終高度警惕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的風險問題,主動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調研和監測,并聯合有關部門向地方政府通報各地平臺貸款情況,督請大家高度重視。自去年以來,銀監會按照“降舊控新”的精神,依據“逐包打開、逐筆核對、重新評估、整改保全”的清理原則,推進平臺貸款補正合同、追加有效抵質押物、增提撥備、提高資本占用成本,以有效降低風險。目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整改和風險化解工作有序推進。只要各地緊密配合銀行業金融機構鍥而不舍地采取動態分類、有效管理,扎扎實實推進各項現金流還本差額補足的措施,且筆筆貸款能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這個風險還是可控的。
今明兩年是地方政府債務的償還高峰期,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嚴控新增風險,嚴防平臺貸款“改頭換面”和“卷土重來”
記者:下一階段,應當如何深入推進平臺貸款風險防控?
劉明康:當然,平臺貸款風險防控工作不能畢其功于一役,而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改進的過程,需要前瞻審慎判斷、科學有序推進、嚴格扎實落實,來不得半點懈怠。特別是,今明兩年是地方政府債務的償還高峰期,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從細從實化解既有風險,嚴控新增風險,嚴格規范原有平臺續建項目,禁止在不符合要求的新平臺和新項目上繼續投入信貸資金;要通過科學補正貸款合同和補充合法有效抵質押物,讓風險早暴露、早發現、早度量和早干預,不準讓它再“發酵”;要嚴格對平臺貸款分類計提風險資本和撥備,同時嚴防平臺貸款“改頭換面”和“卷土重來”。
堅持重點盯防房地產貸款和以房地產作抵押貸款中的風險
記者:目前,一線熱點城市和地區房屋銷售量已出現下滑,個別城市房價有所回落,部分開發商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您如何看待房地產貸款的風險?如何有效防控?
劉明康:從歷史經驗看,國際上很多銀行就曾倒在房地產貸款上。這次美國次貸危機再次證明,合理有效的市場調控是促進市場均衡和穩定的必要手段。銀監會從來不迷信市場。我們堅持重點盯防房地產貸款和以房地產作抵押貸款中的風險。近年來,我們在積極配合國家宏觀調控措施的同時,采用動態化的監管手段加強了房地產領域的風險防控,例如,按揭貸款首付比例已調整了三次以上。今年上半年,房地產調控成果已經開始顯現。從長期來看,做好這項工作對保障信貸資產安全,維護銀行業穩定具有極為正面的作用。短期來說,只要我們識時務、早行動,認真、從嚴做好壓力測試,落實好風險防控各項措施,如提足撥備和增強盡職調查,相關信貸風險是可控的。
嚴格把握好土地抵押率。土地閑置超一年以上的,商業銀行一律不得發放新開發項目貸款
記者:您認為該如何有效防控房地產信貸風險?
劉明康:這方面,我們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嚴格執行關于房地產貸款的分類監管規定:一是三管齊下,加強土地儲備貸款管理。根據政府信用和財政收支狀況,在重新評估基礎上,作出必要的授信額度調整;嚴格把握好土地抵押率,原則上應大幅壓低抵押率,以防止過度授信;跟蹤貸款去向,與地塊掛鉤,監控貸款投向和土地最終用途,確保貸款不被挪作他用,確保土地拍賣或協議轉讓收入優先償還貸款。二是四管齊下,嚴控房地產開發貸款風險。重視開發企業資質、業績和信用度,在全行實行開發商企業名單式管理,對存在土地閑置超一年以上的,商業銀行一律不得發放新開發項目貸款,對土地閑置超兩年和有炒地行為的,商業銀行對已發放的貸款應當調減并采取保全,并在全行客戶名單中作出反應;提高押品標準,一律要求以在建工程為抵押,不輕易用土地作為抵押發放開發貸款;把握好貸款成數動態控制,貸款總額不得超過在建工程的五成,對已有土地抵押的,根據不同風險狀況相應下調成數;對住房銷售回籠資金實行封閉管理,根據銷售進度按比例歸還開發貸款,對到期難以歸還的開發貸款一律不得再給予展期。三是實行動態、差別化管理的個人住房貸款政策。以房為限不以貸款為限,對首付款比例實行動態調整和審慎管理;貸款利率嚴格按風險定價,確保覆蓋風險和潛在損失;了解個人購房真實自住與交易背景,貸前審查必須履行“面測、面試和居訪”程序,遵循寧可做慢也要筆筆做好的原則,從嚴審定借款人信用狀況,嚴厲打擊假按揭,制止加按揭以及非法集資行為,落實抵押權后再放款,真正防患于未然;嚴格限制各種名目的炒房和投機性購房。此外,還需加強貸款管理,嚴格杜絕各類非房地產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需要強調的是,在信用風險防控工作中,我們有三個重要的抓手:一是“三個辦法,一個指引”受托支付有關規定;二是“貸前調查、貸時審查、貸后檢查”有關要求;三是科學簽訂和補正貸款合同。堅持不懈、不遺余力地督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嚴格執行上述要求,不僅是當前信用風險防范的必需,也對促進我國銀行業構建良好信貸文化至關重要。
從機制和源頭上打消“影子銀行”業務監管套利動機,并防范風險傳遞
記者:今年上半年,全社會資金偏緊,導致通過信托、融資性擔保公司等開展的“影子銀行”業務快速發展。同時,有媒體報道,有部分銀行借用理財產品變相“攬存”,或將資金轉道投資于別的領域。下一階段將會有怎樣的監管措施來規避由此產生的風險?
劉明康:在今年社會資金整體偏緊的情況下,資金供需矛盾催生了各類借道理財和所謂“創新”的“影子銀行”活動,以及種種監管套利的行為。對此我們高度重視,積極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轉變發展方式,及時改變盲目沖時點規模的經營理念,堅決糾正單純依賴季末、年末等時點指標考核的不科學做法,不斷提高負債管理的水平。
銀監會將嚴格執行日均存貸比監管要求,檢查督促各商業銀行建立科學的考核標準。針對“影子銀行”相關問題,銀監會將繼續堅持“成本對稱”原則,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合作與創新,從機制和源頭上打消“影子銀行”業務監管套利動機并防范風險傳遞。為進一步規范理財業務和產品的發展,銀監會將對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進行事前審核,及時否決不符合“成本可算、風險可控、信息充分披露”要求的產品,并督促銀行為每一個理財計劃單獨建立托管的明細賬,對每個理財計劃的投資資產進行單獨管理。同時,還將加強相關監管協調,強化對融資性擔保公司等機構的風險提示和規范整頓,進一步加強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有關工作。
近來,網絡借貸、民間借貸和小額貸款公司等領域風險凸顯,也需要我們高度警惕,密切監測。目前我會能做的核心的一條是,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建好與這些領域的防火墻,同時,銀監會將積極配合有關主管部門建立和完善上述領域的監管體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