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期貨公司資產管理業務(CTA,下稱“資管業務”)開閘在即。
本報從接近證監會人士處獲知,《期貨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已完成意見征求,正式文件將在近期出臺,預計期貨公司9月1日起可申請資管業務試點資格。
“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對國內大金融體系的構建和完善將產生深遠影響。”新湖期貨董事長馬文勝接受本報采訪時感慨。
加盟財富管理
馬文勝認為,資管業務放開后,國內160多家期貨公司將面臨兩大改變:在行業內部,期貨公司除專業能力得到較大提升外,客戶服務手段也將進一步完善多樣;在外部,可使期貨公司融入到國內“大金融”體系中去,使期貨公司向財富管理領域邁進。
據了解,一般情況下,期貨公司提出申請后,證監會會在一個月以內進行批復,按照此前“凈資本5億元”、“分類監管BB級以上”等條件,國際期貨、永安期貨、新湖期貨、南華期貨、中證期貨等國內12家左右的公司有望最早在9月底、10月初拿到首批牌照。
此前征求意見稿中第12條規定,期貨公司資管業務可以投資于:期貨、期權及其他金融衍生品;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央行票據、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證券等;證監會認可的其他投資品種。
期貨資管業務范圍覆蓋了券商、基金、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部分業務,而由于基金公司已獲準參與股指期貨、商品期貨的套保業務,證券公司又掌控了多家期貨公司,期貨公司在資管業務開閘后首先要面對與其他機構的競合。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市場預期偏空的背景下,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定位、獨特的做空機制又令其他金融機構垂涎。在合作路徑上,東吳期貨研究所研究總監倪耀祥認為,券商系期貨公司首先會與其體系內的券商合作,而非券商公司則可能與期貨私募、基金或信托公司合作。“期貨公司可以和基金公司共同面向客戶推出一些策略性產品。基金公司側重權益類資產的產品設計,期貨公司側重對沖產品的設計。”馬文勝認為,今后期貨公司的定位將更加綜合化。
其經紀業務為產業客戶對沖風險、個人投資者投資提供交易通道;投資咨詢業務使期貨公司類似于小投行,為企業制定風險管理戰略劃策;資產管理業務為投資者實現絕對收益、進行財富管理獻力。期貨公司將有望變成具有一定核心競爭力的金融機構。
加速洗牌
“我們有大量資金、有人才,只是按現行政策標準,能做的規模太小了”,一位曾在期貨交易系統提供商“開拓者”擔任高管的人士認為,由于受限于“一對一”專戶模式,短期期貨資管業務開閘對其吸引力有限;但對期貨私募而言,其總要從“小作坊”轉變為理性穩健的機構投資者,一旦未來期貨公司可做集合理財計劃,期貨公司與私募合作的空間將更廣大。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與尋求合作相比,部分期貨公司更擔心資管業務開閘后自身能否長遠發展。
永安期貨總經理施建軍估算,CTA業務放開后,一家管理四五億元資產規模的期貨公司可獲凈利或只有1000多萬元。
倪耀祥認為,資管業務最需要的是交易型人才和團隊建設。目前多數期貨公司仍處于方向性地尋找、討論階段,資管隊伍在初步籌劃中。短時間內國際期貨等均未對其資管團隊設定業績要求,但至少一到兩年的投入期,預計過億的投入額也令實力不足的公司望而卻步。
他表示,首批十幾家公司做試點,也會帶動行業的進一步分化。強者恒強的局面一旦形成,后者再欲進入將很被動。期貨資管業務推出后,行業洗牌將加速。
對于期貨資管業務的前景,一位中國期貨業協會人士認為,期貨資管業務開閘之后能否帶來市場的良性循環,取決于監管層的節奏把握,也與中國金融市場化改革進程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