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據新華社電 包括中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在內的多國衛生專家目前正在河南聯合開展蜱蟲叮咬事件的實驗室研究,有關機構希望通過世界各國專家的共同努力,找到這一疾病的真正病因和病原體。
蜱蟲研究取得初步進展
記者從正在舉行的“中澳衛生與艾滋病項目‘提高應對流感大流行應急能力’國際論壇”上獲悉,中澳衛生與艾滋病項目自去年起,已投入200多萬元,開始對這一經蜱蟲叮咬所導致的無形體病進行流行病學研究。研究的內容包括:發現病例、及時采集標本、開展實驗室病毒分離以及支持流行病現場調查等。
“實驗室需要大量的工作,新的疾病如何找到發病的致病菌,或者致病的病原體,單純靠中國的技術力量遠遠不夠。”中澳衛生與艾滋病項目經理董勝利說,在項目的支持下,目前,河南疾病控制中心和澳大利亞的專業人員,以及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專家正在共同進行實驗室的鑒別、病毒分離以及其他實驗室方面的工作。同時,項目還支持流行病的現場調查,希望借此明了病因,確定病原體,并最終為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防控作貢獻。
與會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曾光教授證實,目前,這一研究已取得初步進展。中國疾控中心有關部門已經從病人身上分離出一種“新型布尼亞病毒”。
無形體病病因有待研究
中澳衛生與艾滋病項目是中國與澳大利亞政府共同開展的一項雙邊發展合作項目。該項目總資金為2500萬澳元,自2008年正式啟動至今,開展了艾滋病防控、新發再發傳染病防治和加強衛生體系建設三大領域的合作。
董勝利說,美國此前也曾分離出無形體病的病原體。但目前河南的蜱蟲叮咬導致的無形體病和美國的疾病之間有什么相關,是不是同一種病因造成的,還有待中國、澳大利亞以及美國等各國科學家共同研究、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