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乳業新國標引口水戰 媒體揭三聚氰胺牛奶舊賬

2011年07月04日09:16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新國標 牛奶 奶牛乳房炎 三聚氰胺 1986年 乳業巨頭 體細胞 奶農 菌落總數 微生物指標

乳業新國標引來口水戰

近日,我國乳品新國標的話題引來社會的廣泛爭論,其中還不乏乳品新國標與歐美標準相比太低的討論。對于炙熱的乳業標準爭論,國內一家奶業企業董事長也發出一份建言書,直言國家標準牛奶衛生指標過低,建議增加牛奶體細胞檢測。

業內人士則預計,如執行每毫升60萬的體細胞檢測標準,預計國內80%的牛奶不合格。同時,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炮轟中國乳業行業標準,稱被個別大企業綁架,是全球最差的牛奶標準。

而此前,內蒙古奶業協會秘書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現在就要求按照乳業發達國家的標準來執行,那么占總量70%的散養戶絕大部分都要倒奶、賣牛、殺牛。就此,有業內人士提議,可對牛奶進行分級,通過市場選擇漸進地提高乳業標準。

新國標的隱患

雙方爭論的這份新國標即2010年4月由衛生部發布的《生乳》等66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新國標規定的生乳中蛋白含量從1986年的每100克生乳蛋白質含量不低于2.95%降到了2.8%,菌落總數則從2003年的每毫升不超過50萬下調至不超過200萬。而在歐美等國,生乳蛋白質含量標準至少在3%以上,菌落總數是10萬。由此可見,此前的國標已與國際標準有很大差距,而新國標則在本已很低的標準上一降再降。

對此,有中國專家表示,歐美的菌落標準中國并非完全達不到,現在有些生乳已經能達到每毫升10萬個以下,但散養戶則比較困難。

記者也了解到,牛奶中的體細胞由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和多形核嗜中性白細胞等組成,體細胞的數量反映奶牛的健康狀況,有乳房炎、乳腺炎的奶牛所產的牛奶體細胞數量較多,健康奶牛所產的體細胞數量較少。上述董事長在建言書中表示:“國家標準對牛奶中的體細胞一定要檢,它體現奶牛健康狀況,有乳房炎、乳腺炎的牛奶是不能喝的。”

據業內人士透露,中國奶牛乳房炎發病率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較大,美國奶牛乳房炎的發病率3%-5%,中國奶牛乳房炎的發病率不低于30%,如果按照每毫升牛奶體細胞數量不超過60萬的標準來檢查,國內估計有80%的牛奶無法達標。

在微生物指標方面,生鮮乳菌落總數以前允許每毫升50萬個,按照新的國家標準,菌落總數提升到每毫升200萬個,這一標準也被業內人士批評為全球最差的標準。有業內人士表示:“牛奶中的微生物主要是從擠奶到加工前這一段后期感染造成的,微生物指標主要體現企業對原奶過程控制的手段和管理水平。”建議書稱,澳大利亞要求微生物每毫升超過50萬就不能食用,按照這個標準,國內只有30%-40%的牛奶能夠達標。

此外在奶源問題上,據介紹,中國奶牛養殖領域60%左右還是農戶散養,養奶牛、賣原奶仍是很多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手段,如果嚴格按照歐美發達國家的微生物和體細胞檢測標準,預計將有數量不少的奶農失業。

基于各方利益糾結、現有國家標準難以修改的情況下,有業內人士建議,可根據微生物指標、體細胞指標對牛奶進行分級,并標示在牛奶包裝上,讓消費者自行選擇。

低標準維護了誰?

同時,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不從制度上激勵生產方式的轉變,只一味降低行業標準,中國乳業將再一次失去消費者的集體信任,這才是乳品產業即將面臨的最大危機。

那么我國的乳品安全標準應該怎么定?應該著眼于滿足消費者的衛生和營養需求而定,而不能遷就部分奶農不好的養殖習慣。安全標準應該有一定的引導性,而不能簡單地就低不就高。

實際上,此前就有專家表示,妨礙乳品標準提高的真正阻力來自企業,企業要降低成本,要以低價產品搶占市場,不愿意向奶農出高收購價,奶農也就在飼料和衛生上比較馬虎。乳品企業不思進取,沒有信心和高端的國外乳品競爭,一味瞄準乳品的低端市場,主要是為了維護乳品企業的利益,乳品標準才被定得如此之低。

喝好奶必須養好奶牛。中國食品科技學會有關專家認為,新乳品國標的一些指標考慮到了我國國情,確保標準的實用性,但是,為了行業高質量、高效率發展,建議盡快出臺和新國標相配套的行業標準、企業標準和相關的政策措施,要鼓勵企業和地方制定更嚴格的企業和地方標準。比如生乳的優質優價收購政策,建立企業和奶農參加的生乳收購價格的形成機制等。

其實,當年三聚氰胺牛奶東窗事發時,除了首惡三鹿公司破產清算,其他同樣參與其中的乳業巨頭都得到了或明或暗的照顧,沒過多長時間就恢復元氣、招搖過市,可是很多無辜的奶農卻因此付出沉重的代價,又是倒奶,又是殺牛,并沒有得到有力的“照顧”。

現而今,乳品安全標準低引起關注,奶農倒被說成是拖了新標準后腿的群體,這種荒唐而輕率的說法如何能取信于人?老百姓喝奶不是因為口味好喝,而是為了營養和身體健康。老百姓不是牛奶專家,不知道什么具體的質量標準,但喝的奶放心是其最樸素、最重要的需求。

自三聚氰胺事件以后,中國乳業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國產品牌嬰幼兒奶粉更是幾乎無人問津。加之“早熟奶”、“皮革奶”等事件的頻頻曝光,在消費者信心尚未重建的情況下,只顧及行業利益的“全球最差標準”將摧毀中國的民族乳業。

目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期,所有產品的質量提高都要有一個必經的過程,不少發達國家牛奶的造假與打假,也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治理。相關部門更應制訂行業高標準,嚴厲監管市場惡意競爭,維護奶農合理權益;讓企業合法經營,以消費者權益為中心,提高產品質量。只有這樣帶來的利益才是長遠的利益。(本報記者曹婧逸)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華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