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孫志剛。
醫改不僅僅是民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社會主義國家更應讓政府舉辦的醫療機構回歸公益性,履行政府的職責,為老百姓解除病痛之苦、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在城市公立醫院里,老百姓好不容易掙的錢,生一場大病可能就花完了,然后返貧了。公立醫院長期以來實行的以藥養醫機制,已經演變成了逐利機制,公立醫院運行偏離了公益性方向,雖然醫生、醫院、藥商滿意,但是老百姓不滿意,因此,公立醫院必須改革。
在公立醫院的眾多問題中,逐利機制是主要問題。公立醫院是政府舉辦的,問題出在醫院,但主要根源在政府的有關政策。要明確政府為什么辦醫院,應對醫院履行什么職責。政府職責明晰、責任到位,才能破除逐利機制,回歸公益性,讓老百姓感到滿意。
從某種程度上說,改革,就是一個不斷調整和理順各種利益關系的過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也是如此。隨著醫改的深入,難點問題開始顯現,利益格局發生調整,體制性矛盾集中暴露,改革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復雜性更加凸顯。在政府的利益、患者的利益、醫療機構的利益、醫務人員的利益、醫藥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的利益等多元利益的調整中,我們必須始終堅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政策設計中充分反映老百姓的訴求,在優先滿足人民群眾利益的前提下,再妥善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只有這樣,醫改才能在錯綜復雜的環境中保持正確的方向,才能走出這種極其復雜的利益博弈的迷宮。
可以說,醫改不僅僅是民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社會主義國家更應讓政府舉辦的醫療機構回歸公益性,履行政府的職責,為老百姓解除病痛之苦、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現階段我國的綜合實力還不夠強,因此我們的目標是一步一步地提高人民的福利,最終要讓老百姓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不能讓老百姓因病致貧。
兩年多來,我國的醫改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已經在基層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基層醫療機構的公益性正在回歸,人民群眾基層看病就醫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改善。未來5年,改革將會在體制機制上深化。我們將利用有利條件,抓住機遇,努力探索出這個世界性難題的中國式解決辦法,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孫志剛日前在公立醫院改革政策與管理培訓班上說(記者 李紅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