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這些醫生就該殺幾個”
2013年10月15日,連恩青從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出院回家。家人本以為他應有所好轉,沒想到,他回家后第一句話就是,“沒病的你們讓我去治,有病的不給我治,你們以為住這個院,我的鼻子就不難受了嗎?”怕激怒他,家人不敢多說什么,只能讓連母多加看管。
但連恩青似乎已決心開始執行某個計劃。有一天,他特意去鎮里拍了張照片,交給媽媽說,“這個給你留個紀念,以后你就看不到我了?!?/p>
10月25日一早,連母去河邊洗衣服,連恩青出發了。不到兩個小時后,在先后襲擊了王云杰、王偉杰和江曉勇三位醫生后,他被雙手反扣著按倒在CT室的地板上。
上午10點30分,陳增杰無奈宣布:對王云杰的搶救無效。
很多等在手術室外的醫生流了淚。但更讓他們吃驚的是,圍觀群眾竟然是一片叫好聲。急救中心一名護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不少急救中心的患者聽說醫生被刺后,議論說“殺得好”,還有人說“這些醫生就該殺幾個”。
一位醫生向《中國新聞周刊》陳述了他當時的感受:他每天6:00起床,6:45就要到醫院查房,8:00出門診,一上午看50多名病人,午休后要值班收病人或者寫病歷、手術,直到晚上8點,才能坐下歇一歇,等待第二天同樣的輪回,五一、春節、十一,幾十年幾乎每天一樣,最終卻幾乎成了“敵人”。“所以我們不只是在哭王醫生,也是在哭我們自己?!?/p>
一位CT室醫生迅速創建了一個微信群,宣布要自己維權。更多消息在微信群內擴散,響應者眾。10月28日上午,溫嶺市人民醫院醫生整齊地列隊在醫院廣場上,舉起了“醫療暴力零容忍”“還我尊嚴”等口號。
很快,聲援從浙江全省、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醫療同行那里傳來,借著網絡與微信群的擴散,王云杰之死引發了全國醫療界的抱團取暖,也使他們忽然發現,醫生在社會上的形象已經與“白衣天使”相去甚遠。比如: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的主任醫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在微信朋友圈中轉發了溫嶺醫院的消息后,有位高中同學評論道:這些黑心醫生就該殺!
“我沒引來同情,反倒引來仇恨了!”他不解,又委屈。
也有人試圖分析此次事件的成因。
有人說,也許從第一次來看病起,連恩青就對醫院產生了不信任感。連俏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連恩青第一看病回家后就對她說:醫生瞧不起鄉下人,不給仔細看病。雖然醫生認為,他們不過是按正常的程式化處理方式。“雖然限定一個上午只看35個號,但通常都會加到50個左右,”王偉杰說,“連上廁所,接電話的時候都沒有,所以一切力求簡短、高效?!?/p>
在浦岙村,與連恩青有同樣觀點的村民不在少數,只要提起去市人民醫院看病,村民們都說,“他們態度很差的,看不起我們這些鄉下人”,“城里的有錢人都去上海杭州看病的,基本沒人去人民醫院”。
這樣的最初印象,或許已為后續發展埋下了伏筆。
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助理鄭志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人民醫院每個季度都會根據病人的投訴,召開全院的醫療糾紛分析會。并根據患者訴求和醫療問題制定相應的應對方案。”
但應對方案大多以息事寧人為主要目標,手段多是:賠錢。
溫嶺市人民醫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泌尿科醫生說,他曾經接診過一個病人,術后一直聲稱患上了尿失禁。這名患者在醫院住了近半年,院方無法排除沒有尿失禁,最終賠了錢。出院時,這名病人對他說,“不拿到賠錢,太沒有面子。”
溫嶺市人民醫院也曾希望以退錢的方式解決連恩青的投訴,但連恩青不要錢,強烈要求再次手術,只好作罷。
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上述北京醫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現在每家醫院都設有“糾紛辦”等專門處理醫療糾紛的部門,但解決方式類似。他所在的醫院也大多采取賠錢的辦法,以求盡快了結,恢復正常醫療秩序,但醫生們普遍不能接受這樣的方式?!百r錢就證明醫生做錯了吧?但我明明沒錯?。俊?/p>
他說,這種解決問題方式造成的后果是:患者們認為“鬧”可以解決問題,能得到錢;而醫生們則認為自己的職業尊嚴受到了傷害。這位醫生不否認很多醫生有多高價藥、收紅包等行為,但他認為,醫生所有行為的背后,是現在醫療體制的大背景,醫生個人無力抵抗,反而被推到了醫患矛盾的最前沿。他所在的醫院沒有發生過極端的殺醫行為,但幾乎每個醫生都被患者推搡過,被家屬罵過,鬧事時有發生,說“三天一小鬧,五天一大鬧”一點也不過分。
據統計,2012年全國共發生惡性傷醫案件11起,造成35人傷亡,其中死亡7人,受傷28人(其中患者及陪護人員11名、醫護人員16名、保安1名),涉及北京、黑龍江等8省市。另據公安部的統計,今年以來,各地公安機關制止的侵害醫務人員現行犯罪達200起,另有協助排查化解矛盾糾紛9700余起。
甚至連英國專業醫療雜志《柳葉刀》也表示了對這種現象的關注。2010年8月,它刊發了報道《中國醫生:威脅下的生存》,在溫嶺醫院事件后,這篇報道又被搜索出來,譯成中文,在醫生們的微信群里傳播。
“醫院已經成為戰場,因此在中國當醫生便是從事一種危險的職業。”報道說。它進而分析了這種現象產生的根源:政府對醫療投入過少,媒體缺乏醫療常識的錯誤報道,以及由于醫生過度醫療和和收受紅包等行為,導致病人對醫生和醫院的極度不信任。
“為使不適當的利益沖突最小化,中國政府通過立法防止醫生接受來自醫藥公司的金融回扣。因為醫生的標準工資即使從中國的標準來看也比較少,因此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中國環境下,許多醫生就必須在職業道德與收支平衡問題面前掙扎。這種壓力,加之感覺到自己的服務價值被政府與社會總體嚴重貶低,迫使許多醫生改行易轍另謀生路。”
這個預言正在得到證實。上述北京醫生就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醫生群內已經在開始討論“脫離臨床的辦法”。
國內知名醫療網站丁香網的總監李天天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在美國,有強制醫療保險制度,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由醫生購買,用于醫療事故的賠償;一部分由患方購買,用于醫療意外的風險救濟。所以,在美國無論發生醫療事故還是醫療意外,都有保險做后盾,解決問題也有非常法律化的程序。但在中國,獲得救濟的渠道,要么是靠漫長的訴訟,或者來個直接的——“醫鬧”。如果這種狀況再不改變,中國醫療環境的發展方向,可能是很可悲的。
連恩青已被正式刑事拘留,案發時他是否具有行為能力仍需調查。溫嶺市人民醫院也已恢復如常。一位醫生在博客里寫下這樣一段話:“王主任走了,也許什么都不是,只是如小池塘里扔了一塊石頭,等漣漪散去,留下的繼續是一池麻木和無奈。” ★
(應受訪者要求,連俏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