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的浪潮中,各地的城市建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飛猛進,但是在驚人的建設規模背后,規劃無序、設計不協調、破壞古建筑等一系列的“城市病”正在出現。為解決這些問題,創建一個人與城市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環境,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教授建議說,中國城市建設應補一堂美術課。
四大弊端
近日,許江教授用“美術的眼睛看城市”,指出中國當前的城市建設中存在四大弊端。
一,有綠化沒有山水。在不少城市,“綠化”變成了簡單的鋪草坪,沒有“山水觀”。他認為,好的綠化環境應該是“巧于因借,精在體宜”,在山水中找到人與自然的“尺度”。大家為何喜歡杭州?就因為杭州有西湖,西湖體現了人與山水的和諧尺度。以“三山”聞名的福州城,如果蓋起高樓,昔日美麗的山景就只有“假山”的效果。南京玄武湖如果邊上蓋滿高樓,就會成了小魚池。
二,有建筑,沒有棲居。許江說,人是通過建筑,而和世界相安相和,建筑是人們的歸宿,應該體現出“宿命感”,而不僅僅是一個功能型的房子。城市建筑的尺度和體量在規劃中非常重要,應和城市的詩意、韻味相吻合。杭州西湖邊的建筑如何限高就始終是一個“重大話題”。人在湖中回望,湖濱天際線的標準如何變遷,就表現出杭州城市觀念的變化。
三,有規劃,沒有特色。許江說,早年間不少城市沒有什么規劃,但是很有特色。杭州是“三面云山一面城”,寧波是大江匯聚,依水而居。上海也是水網發達的城市,后來沿著黃浦江不斷向西延展,很多水系被填平修馬路,洋涇浜變成了延安路。現在,很多城市都在改造中呈現趨同的態勢。
四,有指標,沒有記憶。許江說,現在的城市建設追求各種綠化指標、空氣指標等等,但沒有給我們留下多少文化的記憶、“棲居”的記憶、鄉愁的記憶。
抓住“造化之鏈”搞城市建設
克服“城市病”,要牢牢抓住“造化之鏈”來搞建設。許江解釋說,所謂的“造化之鏈”,就是各地獨特的山水意境、人文積淀乃至由此形成的建筑形態、生活方式,這是中國建筑的根源。
他說,城市的“造化之鏈”,既包括各地不同的山水,還包括歷史、民俗,這些和各地的地志、文化志密切相關。只有把建筑放到“造化之鏈”中,才能繼承、凸顯城市的“根源性”。
許江說,從前在南方,河道、小橋、黛瓦白墻的建筑以及水鄉的生活方式,共同構成了當地的“造化之鏈”。但在城市化過程中,傳統水鄉的生活方式不存在了。現代的綠化、住宅、城市習俗正在形成新的文化。小房子變成大房子,小河變成了小溝,“造化之鏈”遭到破壞。
有人認為上海淮海路的樹遮擋了商店的招牌應該砍掉。但是在樹中穿梭才是人們記憶中的上海的逛街。綠化樹是人和建筑相聯系的中介。如果是在浦東這種新城區,人和大樓之間隔著廣闊的綠化帶,所有的人就只能是城市文明的匆匆過客。
許江認為,“造化之鏈”的不同,決定了北京所以是北京,上海所以是上海,杭州所以是杭州。
不能只用“商業的眼睛看城市”
建城如建園,三分匠七分主人。城市是為了人而建設的,人決定了城市建成什么樣。許江認為,這就要求城市人要具有歷史感,對城市有更長遠的要求,而不能是腦子里只有商業價值的標準。“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要抑制人過高的消費欲望。”
許江說,在今天的“城市化”浪潮中,我們不能只用“商業的眼睛看城市”,沒有商業價值的就丟棄。比如說樹,可能會擋住商店招牌,可是樹是城市的記憶,是人的家園感所在,不能說砍就砍。
他認為,新城區以及大學城的建設也一樣,不應過于功能化和工具化。現在有的城市的“大學城”,大部分就是由大樓、長廊、圖書館、臺階、展覽館、人工池塘、生活區等諸元素組成,只有功能,沒有像中國畫一樣留“空”,也體現不出當地的“造化之鏈”。學生們獲得的是工具化的生活境遇,沒有和自然的遙想對望,沒有冬去春來的“望境”,人在其中,看不到自然也看不到自己。其實人和環境的對話也是修身養性的重要學問。
許江說,當前城市化進程中,我們尤其要警惕趨高趨大、消費無度的現象,無論是城市還是個人的發展,都不能過分鼓勵消費,盲目奢華。住在豪宅并不是“棲居”,幸福生活并不等同于奢華。人不應該無止境地擴大自己的住宅,而應該讓自己和自然環境建立很好的聯系,和周圍的一花一木有很好的聯系。(記者方益波)
|